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十日谈|凉月子巴巴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尹路     编辑:钱卫     2018-07-16 15:50 | |

  “粯子粥”是泰兴人早餐的标配。家乡人更赋其“泰兴咖啡”的美誉。

  暑假回乡,懒觉总是睡不成的。清早,天上的星星还没灭尽,院子里的鸡鸭猫狗们就已经活动开了。外婆在第一声鸡叫过后就匆匆起床,赶在暑气上来之前去地里除草施肥。爸妈心疼他们年纪大了,劝着弃了好些亩田,还剩几小块花生玉米地舍不得丢,外婆总惦记着。等我起床的时候,外婆已经从田里回来了,在厨房里张罗早饭,打蛋、和面、撒盐、烙饼,一气呵成,在院子里都闻得到蛋饼的焦香。

  除了外婆的蛋饼,“粯子粥”才是泰兴人的标配。泰兴人把元麦细磨后所得的粉末叫做粯子。粯子粥做法简单,水烧开,加入凉水调拌成糊状的子,煮得越久越黏稠,讲究的人家还会放一点食碱。煮好的粯子粥呈浅褐色,滑溜如丝绸,且带着浓郁的麦香,口感十分丰富。家乡人尤爱此粥,把它当作主食,更赋其“泰兴咖啡”的美誉。夏季高温,外公每天清早就起来煮粥,等外婆忙完农活,粥也不那么烫嘴了,佐一叠萝卜小菜,咬一口蛋饼,再滋溜一碗粯子粥下肚,当真是沁人心脾。

  乡下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是头等大事。外婆收拾好碗筷,又开始张罗午饭。出门一瞧,密密的瓜藤挂满了外墙,垂下一根根细嫩的果实,有丝瓜、豇豆,还有黄瓜。院墙底下种的是番茄和韭菜,绿油油红彤彤的,明亮的颜色让人看着止不住的欢喜。正是丝瓜最嫩的时候,末梢的黄花还没落,连忙拧下两根送进厨房,真新鲜呐,看着都已口舌生津。外婆熟练地刨皮,切成一个一个小长段,丢尽锅里炒出水分,再加入凉水熬汤。无需其他复杂的佐料,只需一点毛豆、一撮盐巴,立刻就有沁甜的味道溢出来,丝瓜天然的鲜香,是任何食材都无法比拟的。

  躲过了春耕秋收,乡村的夏天终于不那么忙碌。外婆家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银杏树,洒下一大片阴凉。左邻右舍不用邀约,刚过饭点就聚到了树下,外公照例支好桌椅,一桌打麻将,一桌炸金花,还有一桌掼蛋的,树下挤满了人。小黄狗缩在角落里伸着舌头哈气,看牌的人围着桌子坐了一圈,比打牌的人还多上一倍,四下烟熏缭绕的。这桌牌,要从中午打到黄昏。我虽不打牌,倒也喜欢凑在一旁看,有人胡牌,大家声调忽然高起来,声音在小小的院子里回荡,烟火味把暑气冲得远远的。

  村里人爱打牌,却不贪牌,每天下午六点准时“下班”,各自回家忙碌晚饭。外公打上一桶井水,浇在院子里的水泥地上,呲呲地响。赶忙从屋里抱出一张小圆桌,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吃晚饭,是一天中我最喜欢的场景。早上煮好的粯子粥,已经彻底凉透。晚饭是最容易对付的,中午的剩菜热一热,再炒一盘豇豆。豇豆出锅是一定要马上拌进凉粥里吃的,这种奇妙的冷热交融,是他们情有独钟的美味。渐渐起了风,院子里很凉快,外婆摇着扇子为我驱赶蚊虫,屋前的银杏树叶沙沙作响,蝉鸣、鸟叫,和着门口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流声。再晚一些,门口的车渐渐少了,空气里只剩下动植物的细碎声。躺在院子里的藤椅上看星空,风从很远的地方吹过来,满天的星星,一颗挨着一颗,热闹又遥远。

  “凉月子巴巴,照见他家,照见佤家……”外婆唱起童谣,我眯起眼,一只草鸮张开翅膀,缓缓飞向枝头。(尹路)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