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方志里的故事真精彩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葛昆元     编辑:徐婉青     2018-09-18 22:15 | |

  那些纸张黄黄的、页数厚厚的地方志里有好看的、精彩的故事吗?“有!”一次,我与地方志专家吕志伟先生闲聊时,他肯定地回答我。他说,据地方志记载,在古代上海地区曾经有老虎出没,并经常伤害路人乃至牲畜。

  果然,在《石冈广福合志》里最早记载了上海地区有老虎的事实:时间是元末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十月。那天,有两只老虎闯入了今上海宝山顾村镇的广福村,伤害人畜。村民群起打虎,结果打死一只,逃走一只。

  当时,老虎对人畜的危害很大。志书上常有老虎伤人的记载。明正徳十年(1515)夏四月十一日,一只老虎窜至娄塘镇合浦门外,“咬伤四五人”。而伤人最厉害的一次,发生在明正统二年(1437)。据光绪《宝山县志》记载,那几天,在嘉定和宝山被老虎咬死咬伤的竟有65人。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不敢外出种地,致使农田荒芜。此事惊动了官府,逐级上报,直达京城。皇帝立即下令捕杀老虎。吴淞所千户王庆和县丞张鉴奉命带领十名勇士前往宝山,不久就将危害人畜的两只老虎捕杀,为老百姓除了害。

  当时,在驱除虎患的过程中,还涌现出了一个打虎英雄。据《川沙县志》记载,明朝有一位金山卫指挥,名叫侯端。他刚毅勇猛,武艺高强。明正统十二年(1447),在六团地区,老虎接连咬死十余人,吃掉牛马上百头。村民们昼夜躲在家中,不敢出门,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侯端闻听虎患后,哈哈一笑道:“虎自来送死,我当除之。”

  那日,侯端骑马来到老虎出没的地方时,战马被恶虎的气味吓得不敢前行。侯端下马,提棍迎上前去。当那只白眉猛虎蹿出草丛时,随从们均大为惊骇,唯有侯端独自靠近老虎,猛听得他大吼一声,一棍向老虎的腰部扫去。老虎大叫一声后,顷刻倒地而亡。为当地百姓除去一害。人们为了记住侯端的功劳,就把他的杀虎处称为“侯公墩”。而将距此半里处的宰割恶虎的地方称为“杀虎墩”,并刻石碑纪念。

  翻阅方志,你还可以看到大量关于倭寇侵略祸害上海的故事。最早是元代末年的一批倭寇,非常疯狂,接连侵略包括上海在内的我国沿海各地。据清嘉庆《上海县志》记载,元泰定元年六月六日,倭寇侵袭上海,残忍地杀害600多当地百姓。后来,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上海又连遭倭寇烧杀抢掠,非常惨烈。倭寇甚至还掳走大批男女村民,男的做苦役,女的遭奸淫,有不从者即推入河中,溺死者达数百人。

  倭寇的暴行,激起了上海人民的强烈反抗,并在嘉靖三十二年(1553),筑起了上海县城墙。从此,上海军民可以有效地抵御倭寇的侵袭。据《南市区志》讲述,嘉靖三十四年(1555)数千倭寇在黄浦江上岸后,猛攻上海县城。上海军民立即予以迎头痛击。当时有一骑白马倭寇,十分狂妄,交战中,被我守城兵士陈瑞一刀斩于马下,吓得其余倭寇纷纷逃走。

  此外,方志中还记载了许多有趣的科幻故事。

  前不久,我在读马小星兄那本谈龙的书时,偶然看到一些古代方志中有讲述疑似“飞碟”的故事。只是有意思的是,我们的古人将“飞碟”称作为“大蚌”、“巨蚌”或“老蚌”。其实,这两件物品都是呈扁圆形,上下两端隆起,非常相似。早在光绪《月浦志》中就记载说,明万历年前,经常有一个“珠光烛天”的“大蚌”,出现在宝山县城西北的采淘港上空。它“大如高阜”,光焰方圆达一里许。后于万历年间移向东海。清乾隆《吴县志》也曾记有,明嘉靖二年六月,有一“巨蚌”在太湖水面“旋转如风,仰喷其涎亦数十丈”。青浦朱家角镇的《珠里小志》也曾记有:“放生桥下旧有老蚌,长二丈许,时浮水面。”中秋月眀之际,渔人常见“老蚌”屹立波心,光芒四射……

  当然,这些方志以及其他史书中的相关记载,只是提供了一些有关古代“飞碟”的史料,其中还有不少当时“目击者”的描述。但是否一定是我们今天所谈论的“飞碟”,当然需要经过科学家的研究,才能有最后的定论。然而,对我们广大科学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来说,方志中的这些记载和故事倒是值得我们花时间研究的宝贵资料。

  方志里的故事真精彩。尤其在夏天,斜倚在家中的躺椅上,轻摇蒲扇,读几篇方志中的故事,神游在历史的时空里,徜徉在神奇的科学世界中,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葛昆元)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