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十日谈 | 茅善玉:八年历练换来今日绽放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茅善玉     编辑:赵美     2019-05-22 12:56 | |

点击上方图片阅读“我与十二艺节”专题

从最初在报纸上看到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故事,到沪剧《敦煌女儿》即将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亮相角逐文华大奖,我们走过了8年的时光。回想这一路,对我、对沪剧人以及上海沪剧院,都是历练。

很多人都问过我,为什么沪剧要做这个题材?我在这部戏里寄托的,是希望沪剧也可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高度。沪剧不是只能演家长里短、儿女情长的戏,把这部戏做好了,对我们沪剧演员和观众都是一种新的突破。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快结束时,习近平总书记走到每个与会人员面前一一握手。来到我面前时,总书记关切地问我:“沪剧是我们上海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种,大家特别喜欢。你最近在创作什么戏?”我马上回答:“我们准备做‘敦煌女儿’樊锦诗的戏。”总书记说:“这个很有意思,祝你成功。”这是一次汇报,也是我的一次承诺,既然承诺了就一定要坚持做下去。今年10月15号,《敦煌女儿》将在东方艺术中心作文艺工作座谈会5周年纪念演出,同样的时间,为的就是当初那份承诺。

大漠黄沙是《敦煌女儿》永不磨灭的底色,整个创作期间,我们六度下生活采风,莫高窟是樊锦诗的职业生涯起点,也是上海沪剧院提升剧种高度和人文内涵的新起点。最初,专家给我们提出的意见非常犀利,但我还是坚定了继续做、并且要做好的信念。用沪剧讲好一个故事很重要,但樊锦诗的人生故事并没有太多的戏剧冲突,我们创作的重点到底应该放在叙事还是叙人上?最终我们决定叙人,文艺作品应该是多元化的,看完《敦煌女儿》应该给人不同凡响的感受,并非传统沪剧的家长里短。于是,我就开始请编剧、请导演。

启动创作工作后,我们首先找的是沪剧院自己的青年编剧李颖,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一个人在敦煌生活了20天采风。虽然今天我们的主创团队换了几次血,但最初的底稿是由她开始的,我很感谢她。如今,《敦煌女儿》已经在大大小小的剧场演出了五十多场,修改打磨不计其数。5月底《敦煌女儿》就要在十二艺节正式亮相了,我们沪剧院上上下下劲头十足,每个人都拼尽全力希望呈现最好的面貌。

沪剧虽是上海的地方剧种,但它曾经凭借《红灯记》《沙家浜》等戏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力,引起各剧种争相移植。沪剧要发展,势必要和城市发展一脉相承,与时代同行,求新求变,它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才会出现下一部产生全国影响力的佳作。现在政府对传统文化的扶持达到了历史新高度,作为沪剧人,我实在是欣喜若狂,怎能不做点事情、趁着这个好时代拼一拼?(茅善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