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大学浅释 | “知之至”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白子超     编辑:史佳林     2019-08-08 16:23 | |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这句话在古本《大学》中紧接二百零五字经文之后,不好理解。又由于此语核心是“知之至”,所以朱熹认为它应该是阐释大学之道八条目中的“致知”,故定其为“传之五章,盖释格物、致知之义,而今亡矣”。同时,朱熹赞同程颐意见,认为“此谓知本”四字是衍文,应删。

曾子讲解大学之道,说完三纲(见拙文《“自明”》《“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按顺序该说八条目,而首先就是格物、致知。古本《大学》恰恰没有相关文字,故朱熹说“此谓知之至也”只是结语,“此句之上别有阙文”。可能真是这样。春秋战国时期的书籍由木简、竹简编成,流传过程中难免会有部分的散乱、遗失。也许《大学》亦有此遭遇。

一句话作为一章,不像样子,所以朱熹按照程颐的意思补写了一段文字: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用现代汉语复述此段文字,大致是:所说的“致知在格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并且彻底研究事物的道理。人心的奇妙是都有认知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道理;只是因为这道理还没有被完全揭示,所以人的知识才会有局限。因此,《大学》教育的开始,必然是让学习者接触天下一切事物,用他们已掌握的知识、道理进一步深入探究,以求达到认知的完全、彻底。待到用功长久,终有一天会豁然贯通,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被认清,自己内心的全部潜质得到充分发挥,没有任何的不明白。这就叫事物被认识了,这就叫认知达到顶点了。

朱熹的表达当然不能完全代表曾子,只可作为参考。朱熹所说,粗看似乎还算不错,还可接受,但细辨则会发觉,在中心思想上有不小的偏差。正是因为这种偏差,才受到后世许多学者的批评。

确实,“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大体上还是物理之知,一下子跳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然后说这就是“知之至”,显然过于空洞。人们不免会问:善恶之知、德行之知在哪里?朱熹为何不作明确的阐述?而所谓知之至,难道不是全面、透彻理解和消化“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吗?(白子超)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