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上海人的卫生大考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王蔚     作者:王蔚     编辑:徐婉青     2020-02-20 17:04 | |

  一场正在打响的抗击疫情人民战争,也让一向追求品质生活的上海人变得更加坚定,更具向心力了。

  “经历过1988年甲肝大暴发和2003年的非典疫情,我觉得我们上海人更从容了,对于这次战胜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也更有信心了。”说这话的是家住光复西路的姜扣弟阿姨。“1988年,我那时在航天局的一个企业上班,一下子暴发的甲肝,听到那么多人一个个倒在了病床上,没有见过啊,真的很怕。那时我还住在老房子里,当时上海的市政建设比现在要差远了,公交车拥挤不堪,很多人家里还没有独用的煤卫,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简直就是脏乱差。”姜扣弟说,“2003年非典暴发时,第一次体会到‘宅’的滋味,跟这几天一样,马路上的人也很少了。印象里,从非典开始,全家人养成了一天里要时常洗手的习惯。一次又一次的疫情发生,可以明显看到我们政府的组织能力和应对能力在显著增强。现在每天的疫情防控情况都很透明,小区里的卫生工作也做得更好了。”没想到姜阿姨说得最多的是“素质”两字,“城市教育水平提升了,人的文明素质也提高了。就拿垃圾分类来说,这是新时尚,更是一个卫生城市必须要做好的一件大事。防控疫情、战胜疫情,市民的素质至关重要。”

  家住闵行区的鲍永生,是七宝镇有名的乡村作家,今年已经75岁了。“1988年甲肝大暴发时,我是一家电器商店的负责人。我的工作必须经常在各地跑,也常在外应酬吃饭。家里人给我准备了一双筷子和一只调羹,我到饭店吃饭就从包里拿出来自己用。印象里,中国是从上海甲肝暴发后开始逐渐有了一次性筷子。2003年非典时,社会舆论对公共卫生教育盯得很紧,报纸、电视、广播都反复在普及相关的健康防控知识,对民众有一定的促动。”对比前两次重大疾病流行,鲍永生体会最深的是这次病毒暴发后,社会动员更迅速了,也更高效、更到位了。他说,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准到底如何,突如其来的灾难就是最好的检验。

  82岁的赵忠钟是向明中学原副校长。他说:“个人的卫生习惯必须改变,这是上海甲肝大暴发给全市人民沉痛的教训。今年是我经历的又一次重大疫情。网上有人调侃,说上海人怕死。其实,经历三次重大卫生事件的大考,最值得欣慰的是,广大市民的健康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更强了。这也是国际大都市应有的公约。”(王蔚)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