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话说正乙祠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高洪波     编辑:徐婉青     2020-03-26 15:36 | |

  正乙祠在宣武门,我住宣武区近四十年,居然一点也不知道。多亏滇军老友杨浪相邀,不但知道了正乙祠,还看了几场好演出。正乙祠的几个字出自另一个老友韩美林的手笔,个性鲜明。正乙祠的一大特色是打造者杨浪本身,他串场解说点评,雅趣妙语即兴而出,使正乙祠文化品质大大提升。所以杨浪一邀请,我力争到场。印象深的有两次。

  一次听古琴,吴国光先生演奏虞山派名曲,我们坐在最佳位置,同席者一群滇军老友,有军报社长孙晓青将军,还有名作家李迪。李迪专门备了美味点心款待大家,雅座中除了一位老者外皆是熟人,李迪对此老拈点心不见外行为略有不满,小有嘀咕。孰料幕一拉开,杨浪一介绍本此古琴雅会主角,居然就是吃点心不见外的老先生。李迪大窘,我们大乐,遂成为正乙乐事之一。吴先生的古琴技法的确高妙,堪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加上杨浪绝妙的点评,成为记忆中珍贵的存贮。

  第二次是欣赏现代舞,除了老友李迪,还有文友郑渊洁,那是一场典型意义的现代舞,舞者服装奇异,与观众当场互动,音乐低沉中有些诡异,加上正乙祠古建筑的特别氛围,居然吓哭了我前排的一个五六岁男孩儿,舞蹈结束后杨浪让大伙谈感受,我有些恶作剧,代表小观众表达了自己的观感,证明现代舞在正乙祠儿童不宜云云,大家一笑了之。好一个艺术民主的正乙祠。

  如今正乙祠现象已成绝响,杨浪仍以死不改悔媒体人的身份每天发出大量有趣味的信息,或者正乙祠也是杨浪老友创办的一张形神兼备的舞台报,报虽停刊,余音犹存,能不能绕梁三日三月或三年,一人一个判断。但正乙祠真的是一个文化奇观,正像杨浪本人一样的文化奇葩。怀念宣武门下正乙祠,正像宣武区不存在了,可琉璃厂还在,宣南文化还在,形式的消失只是形式,重要的是文脉与灵魂。这应该是永恒的。(高洪波)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