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康健园·战“疫”| 心理“按摩”抚平疫情“余震”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刘文娟     编辑:徐婉青     2020-04-14 15:22 | |

  1月31日至2月10日期间,一项对全国超过5万名普通民众进行创伤性心理损伤状况的大规模调查显示,约有35%的受访者遭受心理困扰,有明显的情绪应激反应。其中29.29%的受访者属于轻度至中度困扰,而5.14%的受访者遇到严重的心理困扰。现在,国内已脱离新冠肺炎疫情的“震中”,生活逐步恢复正轨,绝大部分人的身心应激反应渐渐平复。

  然而,我们看到疫情的心理“余震”慢慢发酵显现。近期心理科门诊患者中,疫情相关的心理问题并不少见。

  ■过度担忧紧张“一想到可能感染我就胸闷心慌,口干头晕,浑身发抖,觉得自己快死了一样。”过度担忧自己和家人感染,精神高度紧张,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会导致一系列身体症状,甚至出现严重的惊恐发作。

  ■过度清洁消毒“每天洗手几十次,洗澡用50度的水,冲洗1个小时,全身都烫红了,还是觉得没洗好。”在对感染病毒的恐惧之下,出现过度清洁和消毒,回避外出,甚至生病了都不肯去医院,明知道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无法自控。

  ■疑病反复就诊“我觉得自己咳嗽低烧肯定得病了,反复去看发热门诊,医生给做了好多检查却说没问题。”坚信自己患病,反复就诊仍不能打消担忧。

  ■睡眠节律紊乱“疫情期间,每天凌晨三四点才睡觉,中午十二点才醒。现在上班了,生物钟调不过来怎么办?”疫情打乱了生活节奏,同样被扰乱的还有睡眠,晚上睡不着,早上醒不了,白天昏沉疲倦,呵欠连天,工作差错频繁。

  ■兴趣减少动力缺乏“宅家久了,不想出门,干啥都没劲,啥也不想干。”身心停滞久了会“生锈”,丧失活力,甚至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动力缺乏,思维迟缓等抑郁表现。

  如果自己和家人出现上述情况,就需要积极关注和调整了。通常自我调节策略包括:保证规律的作息,每天适当有氧运动,多晒晒太阳,与家人朋友多聊聊,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这些都会帮助我们尽快走出心理“余震”的影响。当然,如果发现自我很难调节,情绪症状有加重的趋势,请尽快寻求专业帮助。

  刘文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科)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