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为一个人 逛一座城 | 周巍峙从西成里奔赴延安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沈琦华     作者:沈琦华     编辑:蔡瑾     2020-09-24 11:16 | |

  周巍峙原名周良骥,江苏东台人,著名音乐家。1934年,周巍峙参加上海左翼歌咏活动。1937年,他参加八路军,1939年首次指挥演出《黄河大合唱》,1950年创作著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1964年组织大型音乐舞蹈《东方红》的创作排练工作。周巍峙的青年时代是在上海度过的,他从上海西成里出发,前往延安。

761710557.jpg

图说:西成里 新民晚报记者 蔡瑾 摄

曾在《申报》工作

  周巍峙上小学时跟随父亲到上海生活。在上海,周巍峙一家的生活穷困潦倒,家中只有一张床,他经常睡在地板上。

  1930年,周巍峙一家的生活有了转机,周巍峙的二舅、著名作家戈公振从海外考察归来。周巍峙对舅舅说:“我不要你接济,我要工作,挣钱养家。”戈公振用惊讶的眼光审视着几年未见的外甥,赞赏地点点头说:“你先练字,先练快。然后练帖,待我考核合格后,推荐你到《申报》当实习生。”周巍峙大喜过望,按舅舅指点,开始不分日夜地练字、练帖。据周巍峙回忆,他当时一天可抄一万字。之后,周巍峙如愿以偿地进入《申报》,负责资料工作,每月能挣10元钱,此时他只有14岁。后来,他发现一些小报的稿费每千字有5角钱,就开始写作。此后,戈公振创办《申报·图画周刊》,周巍峙便去周刊当秘书。数月后,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件爆发。此时,周巍峙的心中已播下抗日救国的火种。据周巍峙回忆,他在上海青少年时代的人生经历,造就了自己一辈子爱憎分明、立志报国的情怀。

晚年故地重游

  晚年的周巍峙曾在文化部、上海市文联的人员陪同下,到马当路278弄西成里63号他居住过的住房,回忆自己从年轻求学、参加进步学生运动,到进入新闻出版界参加革命活动,以及从西成里走出来奔赴延安的经历。

  西成里建成于1923年,系旧式石库门里弄,有砖木结构二层、三层住宅13栋,共134个单元,占地面积10885平方米,建筑面积13969平方米。弄内建筑均为水泥砂浆拉毛外墙,方形木质门窗,坡顶。室内底层为水泥地面,二层、三层则是木地板,白色涂料饰面,有木楼梯。弄堂主入口向东临马当路,向西有淡水路出入口。西成里近年来在修旧如旧的原则下,进行了因地制宜的综合改造,完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已成为上海石库门里弄住宅的典范。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