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十日谈 | 在低碳研究里前行的张振东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唐吉慧     编辑:史佳林     2021-08-05 17:57 | |

高高的个子,结实的身材,配着得体的穿着,文雅的举止,眼前的小伙斯斯文文。虽然七月的这个午后,临港的天气闷热的路上见不到一个人,我们俩却在户外一边冒着热气腾腾的汗,一边喝着热气腾腾的咖啡。

振东是位八〇后,出于对飞机的兴趣,振东大学念的是马来西亚理工大学低碳能源领域,研究飞机的发动机与能源动力,毕业后成绩优异的他考取了英国剑桥大学。在剑桥,他的专业是燃烧工程学,比较宽广的范围是能源与动力工程,这项研究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有着紧密的关联,因为现在的燃机或航空发动机需要依靠高效的燃烧和低污染物的燃烧技术,来实现飞行或是发电。所以他的研究内容为针对航空发动机内利用替代燃料,如何取代化石燃料,同时又可以产生高效的能源转化和低污染物排放的燃烧原理。

振东热爱这一门专业,哪怕剑桥毕业后,他仍然进行着执着的研究,2016年他获得了“牛顿高级人才基金奖”,这一奖项用于资助国际上自然科学领域科研成果突出的外国学者。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在上海临港开学了,这所由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英国一流高校参与合作,在上海市大力支持下创办的低碳技术和碳资源管理领域国际化办学的学院,致力于培养低碳领域的复合型、国际化顶尖创新人才,组织前瞻性、系统性的低碳产业高端培训,并开展前沿性、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推动低碳技术的成果孵化,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打造低碳领域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为推进上海乃至全球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振东被学院的发展宗旨所深深吸引,他期待能在低碳领域有所作为,于是向学院报了名,经过面试,2018年9月,作为临港第一批引进人才,他来到了临港,加入了这所新学院。

初来时,临港新片区还没有成立,眼前的临港没有市中心的喧哗,只有宽阔的道路,环绕的绿色,他说他喜欢这样的环境,安安静静的。正是这一年,他获得了东盟基金会授予的“杰出东盟科学大使”荣誉,表彰他在气候变暖、节能减排领域所做出的贡献。

第二年9月,振东受聘为学院副教授兼硕博导师,平日的工作除了教书再做科研。他为他的学生们开设了新能源系统、热力学、燃气轮机燃烧原理等课程。科研则聚焦于相关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如新型的无碳燃料取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同时也有对污染物的控制等项目。他有着两个心愿,要为低碳人才的培养多尽一些力,要在低碳研究里继续前行。

在他眼里,上海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开放包容,又友善亲切。倏忽三年过去,他见证了临港的发展,设施齐全的人才公寓,便利的交通,宜居的环境,他与太太,他们一家,已然幸福地生活在了临港、生活在了上海。(唐吉慧)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