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秋夜雅集,陈歆耕《何谈风雅》分享会:从经典阅读中感知汉语言魅力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嘉木     编辑:郭影     2021-10-01 21:00 | |

“读书是寻找亲近、寻找意义的过程,是愉快的事情。为了一本书相聚是它的魅力所在。”“打通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打通古今和文史的界限,是风雅之事。”“阅读经典,是提升文字驾驭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感受汉语言的美感,也在接受优秀文化传统、伦理、价值观、信念的沁润。”9月30日晚,沪上多位学者雅集钟书阁,参加陈歆耕新作、历史文化随笔《何谈风雅》分享会。

《何谈风雅》是陈歆耕继《剑魂箫韵:龚自珍传》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文史著作。该书以北宋元祐年间一场高端的文人雅聚——“西园雅集”为开端,柳永、范仲淹、苏轼、王安石、黄庭坚、宋徽宗、王诜、谢叠山等历史人物纷纷登场,在作者的笔墨下,史实与史识兼融,反思与吟咏并举,人物与事件叠现……分享会上,专家们表示,相对于曾经擅长的当代文学批评,如今的历史研究让陈歆耕找到了更大的精神空间,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学术自由。打通古今和文史的界限,本来就是自秦汉至五四的中国历代通才的治学传统,陈歆耕用自己的方式赓续了这一传统。以“论”带史、直面真相、灵动书写,陈歆耕以《何谈风雅》拓展了历史文化散文写作新的疆域。

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茅盾研究会会长杨扬表示,“这部作品在保持他以往写作风格同时,又有新的拓展,就是他对历史上那些文人墨客风雅逸趣的关注和评品。他谈柳永、苏东坡、王安石,谈宋代文人雅集的烟火气,这些拂面而过的历史烟云,曾经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出现过,但陈歆耕与他们不同,他长期的新闻从业经历,练就了他的干练和敏锐,他不拖泥带水、吞吞吐吐,总是刀锋见刃,喜欢或不喜欢,态度鲜明。他不装腔作势、故弄玄虚,而是列举出一本本书,从那些书的行列里寻找古人的行踪和气息。他还发挥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亲自到一些名胜古迹寻访探幽,由此引发出他‘何谈风雅’的追问和对古人形迹的品评。”

杨扬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鲁迅研究会副会长郜元宝直言,在碎片化阅读、“人人刷屏”的当下,他尤其想向青年和老年朋友推荐这本书。“我们现在谈文化自信,古与今不可分割。鲁迅先生对于古代文明曾提出富有哲理的‘悬想’,意指跳出来思考。”他认为陈歆耕没有框住自己,从当代文学批评前沿转型到文史领域,反思与批评的精神一以贯之:“我过去敬重陈歆耕先生,因为他在文学创作之余撰写了大量短小精悍的随笔散文,秉持公心,坚持‘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这种批评很风雅;我现在敬重他,更因为他把过去灌注在当代文学的识见、才情和热情转到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研究领域。这些年他大量购读清史、宋史和相关文学原典及研究著作,甚至不辞劳苦,南下北上,自费开展田野调查,先后写出一系列沉甸甸的关于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柳永、苏轼、章惇、谢叠山以及‘宋四家’(‘苏黄米蔡’)的研究专论。他的史学研究既尚友古人,又自然而然地借古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处处可见他对中国文化之巨大历史连续性和循环性的敏锐把握。”

郜元宝

上海大学传媒研究中心主任郝雨教授在与陈歆耕的多年交往中,感受最深的是他身上的两个“士气”:“ 第一个‘士’是指战士的‘士’。陈歆耕早年在军报做记者,因此带有战士之气。第二个‘士’是指文人雅士的‘士’,这几年陈歆耕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对古代文人雅士的研究中。”郝雨认为,《何谈风雅》体现出陈歆耕的“战士之气”和“文人雅士之气”:“正如书名所示,他出于对文人雅士的尊重和崇尚,以一种相对放松的状态,为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去做一些考证。陈歆耕的考证很严谨,是这本书的突出特色,对今天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郝雨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苏金成为该书提供了18幅水墨画作为插图,他表示,陈歆耕在文章中对于文人的写照和这些水墨画在意境上是契合的,都表达了一种宁静、悠远和旷达的心境。

苏金成

本书作者陈歆耕表示:经典阅读和语言问题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又是困扰很多写作者的老大难问题。对于一个写作者,语言的修炼是一辈子的功课。语言是思想、见识、性情、艺术感觉的载体,语言甚至就是文章的一切。

陈歆耕(左)为书友签名

陈歆耕认为:“语言的来源无非两种路径,一是从阅读过往经典中传承;一是从现实生活中观察、积累、选择。有人说前者是‘流’,后者是保持活力之‘源’。我觉得,它们是一条大河的两端,因‘断流’而导致语言的苍白、枯竭和粗鄙化,正是需要高度警惕的。在当下阅读基本为碎片化、娱乐化、视觉化所主宰的状况下,提倡经典的阅读似乎更为重要。”

分享会由作家出版社、上海大学传媒研究中心和游读会主办。(嘉木)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