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在不确定中赋予生活新的意义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伊文     编辑:郭影     2021-10-29 17:46 | |

当我们身处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埋首于朝九晚五的忙碌生活之余,也许有那么几个时刻,会感到空虚与茫然,感觉到似乎缺少了点什么,似乎缺少一个坚定的解释为生活赋予意义。生活中缺失了什么呢?

上帝已死,人类何为?自尼采于1882年提出“上帝已死”这个著名的论断,拉开西方无神论时代的序幕以来,西方人就苦苦寻找答案。在《虚无时代》一书中,英国思想史学者彼得·沃森(Peter Watson)以这个标志性事件为线索,考察这一震荡如何侵入精神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以优雅、精准的笔触挖掘出看似彼此无关的现象背后有章可循的脉络,串联起20世纪西方思想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将哲学家、诗人、剧作家、画家、心理学家、科学家等对该问题的思索,编织进一幅宏大的社会图景内,绘制出一张思想地图。

《虚无时代》不但延续了彼得·沃森一贯的独树一帜的叙事风格,更是充满野心地向一个堪称“世纪困境”的棘手问题发起挑战,那就是,如何面对“终极价值”“真空”的问题。

日前,上海译文出版社联合建投书局邀请学者林垚、专栏作家维舟、媒体人林子做客建投书局·上海浦江店,探讨了为什么在西方人的精神变革中,尼采的一句“上帝已死”能够引起如此大的思想震荡;物质文化丰裕与经济水平提高是否一定会带来精神生活的满足;人类如何安放灵魂,如何在不确定的世界中赋予生活新的意义等。同时,对谈嘉宾从各自的阅读体会与读者分享:学习彼得·沃森的写作长处,也要理解他的局限。

维舟说,“以前你认为物质、消费能够带来幸福感,但很快你会发现这种幸福感要么是短暂的,要么是令人厌倦的,这个时候我们突然醒悟到,我需要有更高层次的追求,我的人生不应该这样过完,这是我们每个人需要考虑的。”

林垚认为,历史在振荡中发展,经济发展有上行和下行期,个人能够获得的时代机遇有多有少,人生意义匮乏的问题会反复出现。在他看来,我们需要借鉴存在主义者的观念,在孑然一身的世界中存在,个人能够依靠的唯有自身的行动:“存在是先于意义本身的,存在应该创造意义,但意义不是自然而然在那里等着你的,只有在生活的过程中去发现。生活本身是一种行动,一种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为自己、为社区、为社会创造出意义。如何去创造?可能需要你不断地学习、思考、消化,同时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去,跟他人发生连接,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觉得生活过得很充实。”(伊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