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江曾培:绍兴路忆往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江曾培     编辑:徐婉青     2021-11-18 15:17 | |

       绍兴路的浓浓书香,正是由众多的“芳草”聚集而成的。

  1992年5月作者(右)与王元化在座谈会上

  绍兴路是上海中心区的一条小马路,全长不到500米,历史却近百年。两旁建筑是花园洋房、连体别墅和新式里弄,新中国成立前属高档居住区,环境幽静雅致。1949年后,一批出版机构陆续落户此路,让这条身处闹市但无商业喧嚣的小马路更平添了书香文气,逐渐形成为一条“出版文化街”。

       我于1972年秋从五七干校调入出版系统,就到绍兴路上班,直到2006年夏退休,与绍兴路厮守了34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步伐的前行,新时期文艺日益繁荣,我所在的上海出版社频频接待全国各地的作者,他们走到文雅幽静的绍兴路,进入位于74号的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办公楼,莫不称赞路的幽静,楼的靓丽。有一次王蒙来,特意在全楼上下跑了一遍,还进了三楼文学编辑室与编辑交谈,说他要知道他的稿件在这漂亮的小楼里是怎样编出来的。

       二楼中间的一个房间面积最大,我们把它作为会议室与会客室。八十年代末,在市委宣传部领导下,为了更好地吸纳全国最优秀的长中篇小说到上海这个“码头”上亮相,充分发挥传播交流的作用,设立了“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奖”,作为上海三大文艺奖之一,其评委会就是在这一会议室成立的。主任徐中玉要求评委必须认真阅读参赛作品,不能打“印象分”。为接受读者检验,全体评委决定,在《小说界》上公布对获奖作品的讨论记录。由此,这一奖项的评选被业界赞为“认真、民主、公开、公正”。

  1993年作者(左二)与左泥(右一)、冯苓植(右二)、陆文夫(右三)、高晓声(右四)、邓刚(右五)、郏宗培(左一)在一起

  在这间会议室里,有更多的作家、评论家参与了作品研讨会。1984年夏,《小说界》接到内蒙古作家冯苓植中篇小说《虬龙爪》,我阅后觉得它特色鲜明,寓意深刻,当即决定以头条位置刊发,并以编者的名义,写了推荐的话。作品刊出后,我们召开了一次研讨会,钱谷融、王安忆、吴亮、程德培、郦国义等一致给予很高的评价。刚好路过上海的冯苓植第一次走进这间会议室,高兴地表示上海绍兴路是他的福地。

  作者和席慕蓉

  作为会客室,我们在这里接待了众多海内外作家。九十年代,席慕蓉特地将她的自选集交给我们出版。席慕蓉文字轻盈清丽,名字使人想起“珠帘掩映芙蓉面”的诗句,我想象她该属于纤柔型女性,然而,会客室里一见,发现她长得和我想象的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有点轩昂。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让我觉得对“文如其人”这句话要具体分析,不可全信。接触熟了以后,在一次宴请她的饭桌上,我讲了自己的这一感觉,并说准备写进文章。她笑了,说文章发表后要寄给她看看。

       新时期初期,常有外地作家到我们出版社谈稿、改稿乃至写稿,但那时他们阮囊羞涩,住不起宾馆,这让我们感到接待作者光有会客厅不够,还必须给他们用以安身的“后厢房”。于是, 我们在紧邻绍兴路的建国西路384弄买了一小块空地,以家居石库门的式样建造了一座三层小楼,也用家居的方式进行管理。

  作者(中)1995年在上海文艺、文化、音乐出版社的“读者活动日”

  作家们在这里感到的是自在、随意、亲切、温馨,加之同住的都是同气相求的文人,旧雨新识,把茶论文,也是人生一乐。于是,这座不起眼的名为“创作室”的小楼,就作为“家”被作家们所喜爱了。二十年间,有四五十位老中青作家在这里留下他们的印记,此后并一直怀念这个“家”,写下了一些缅怀文字。叶文玲称其为“温馨的驿站”,鲁彦周说它是“一座难忘的小楼”,曹玉模赞其“给人以家庭式的温暖”,舒婷的文章则以《有那么一个亲切温暖的去处》为题。1997年我们将这些文章结集为《小楼纪事》一书,生动地显示了作者和编者间的一段美好情怀,并折射着一段勃兴的文学光阴。

  我们在极力善待作者的同时,也努力为读者着想。八十年代图书发行渠道单一,形成“买书难,卖书难”的矛盾局面。为了开拓发行渠道,我社于1986年6月就在绍兴路创办了“读者俱乐部”与书吧,直接向读者供应图书。同时,不时开展一些读者读书活动。其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次,是1995年秋在绍兴路上举行的“读者活动日”,有作家赵丽宏、陆天明、薛海洋、须兰,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主持人曹可凡,以及宝岛台湾艺人凌峰等,就他们的新著进行签售。学者王元化的《思辨随笔》获国家图书奖,他也应邀前来与读者对话交流。

        不少读者想了解出版工作的“内幕”,我社编辑分别一一进行介绍,并请他们参观了74号的编辑室与7号的出版科和读者俱乐部。在书吧里,读者饮茶、品咖啡 ,买折扣书,高兴无比。那天,众多读者参加活动,绍兴路特有的宁静被打破,熙来攘往,热闹非凡。为保证秩序和安全,我们特请了公安民警来维持秩序,这恐怕成了这条宁静小马路的破天荒。

  1986年10月,上海文艺出版社资深编辑修晓林与作家邓刚(左一)刘兆林(右一)合影于建国西路384弄11号甲上海文艺出版社创作室

  绍兴路上的出版机构,除了人们经常提到的几家,上海三联书店、百家出版社、上海音像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以及人民警察杂志社,都落脚过这里。《人民警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公安杂志,具有很好的影响力,他们当时是我们门对门的近邻,我称其为“十步芳草”。绍兴路的浓浓书香,正是由众多的“芳草”聚集而成的。(江曾培)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