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侨梁 > 正文

诺贝尔化学奖公布,新民晚报海外合作伙伴北欧时报专访诺奖评委邹晓冬院士

来源:综合     作者:何儒 郭明     编辑:梅璎迪     2021-10-11 13:51 | |

瑞典当地时间10月6日上午11:55分,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德国科学家本杰明·李斯特和美国科学家大卫·麦克米伦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被授予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

本杰明·李斯特(Benjamin List),1968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97年从法兰克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为德国马普煤炭研究所研究人员。

大卫·麦克米伦(David W.C.MacMillan),1968年出生于英国贝尔斯希尔。1996年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2021年的诺贝尔奖单项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736万元人民币)。

图说:北欧时报总编辑(左)专访诺贝尔化学奖评委、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邹晓冬(右)。

诺奖公布后,北欧时报总编辑何儒先生专访诺贝尔化学奖评委、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邹晓冬。

北欧时报 :邹教授您好。今年公布的诺贝尔奖从医学到物理、到化学,网友们觉得很有意思,我们可以联想到从神经学科的触觉感应,到环境与气候的物理学解释,再到今天的不对称有机催化,似乎是连贯的伟大发现。最近我们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看到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科研成果,联想起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国首次合成牛胰岛素,联想到杨振宁、李政道三十多岁就发现宇称不守恒理论。您作为诺贝尔化学奖评委之一,能不能给我们谈一谈中国科技飞跃与诺奖的情缘,今天获奖的两位科学家的伟大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哪些福音?

邹教授:谢谢!大家知道化学催化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世界上35%的生产总值都离不开催化。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小分子不对称性有机催化。不对称性催化以前有两个分支——金属有机催化和生物酶催化,曾分别在2001年和2018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今年两位诺奖获得者发现有机小分子也具有金属有机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同样甚至是更有效的催化功能,因此开辟了催化领域里第三个分支。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有机分子,比如说塑料、药物、太阳能电池等等都含有有机分子,这些都是通过化学催化合成出来的。

最近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成功地合成出淀粉,这个过程中也用到了有机小分子催化反应。可以这么说,催化的作用就是把物质反应的效率提高,从而大大提高生产力。几乎任何化学合成都需要通过催化反应来完成。

北欧时报 :没想到物质催化作用的贡献如此之大,能进一步说明一下吗?

邹教授: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小分子不对称性有机催化,这一个新概念,它的这一发现为“催化家族”增添了一个新催化工具。与金属有机分子和生物大分子酶相比,小分子既容易合成,也不需要金属元素,不但成本低,而且环保。可以说,不对称性有机催化剂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里程碑的飞跃。特别是制药方面,很多药物分子的合成需要很多反应来实现,有些只能从自然产物中提取,因为产量有限,所以很贵。如果有更好的化学合成方式来提高产能,将来药物就会更便宜更容易满足人类需要。

北欧时报 :听您这么通熟易懂的介绍让我们受益匪浅,又回到刚才提到的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问题,是否意味着不用种粮食了,这样的贡献将来有没有可能获诺奖?

邹教授: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有没有可能获诺奖,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诺贝尔奖的提名和筛选过程在50年之内是保密的。诺贝尔奖是奖励在某个化学领域做出最开创性工作的科学家,但获奖领域及获奖人是需要被提名的。

北欧时报 :随着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诺委会如何邀请中国科学家参选?

邹教授:中国科技发展在近几十年来引起很大关注,诺委会每年都会向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指定科研院校和教授发出邀请信,征集诺奖候选人提名。

北欧时报 :您是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化学奖第一位华人评委,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工作和成就?

邹教授:谢谢!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两部分,一个是发展新的晶体结构分析方法,另一个是开发新的多孔材料。比如我们发展的电子晶体学可以用来研究包括有机药分子及生物分子的原子结构。无论是新药研究,还是开发新催化剂,都需要确定分子的原子结构。作为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八大评委的一员负责诺奖的评审,是我学术生涯中的最重要最有意义的工作。作为华人科学家,我在科研上取得的一些成绩,应该归功于我的学生。我更愿意看到年轻一代做出更大的成绩,就像当年30多岁的杨振宁李政道一样取得的成果,为人类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图说:诺奖八大评委之一、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邹晓冬

北欧时报: 您的研究如何激励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

邹教授:我有很多学生,有的来自中国。我主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激发他们对科研的兴趣,鼓励他们勇于探索自己的想法。我希望成为他们的灵感来源。比如今年两位诺奖得主就敢于打破常规思考问题的方式。除了需要学习现有的技术知识外,我鼓励学生多提问,敢于质疑,有新想法。比如“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思考这个问题吗?”或“这种技术是最好的吗?我们能否改进它?”有了新问题新想法后,我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去证实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成功地创造新知识,这一点很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两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相对都比较年轻,出生于1968年,分别于96年和97年获得博士学位。他们对有机催化的研究兴趣始于获得博士学位后几年,这种持续和创新的工作使他们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奖。

北欧时报: 您从哪里获得研究灵感,如艺术,音乐还是社交?

邹教授:我的灵感来源是,首先你得看准领域,然后再从事它。它有哪些挑战?这就是灵感,有些事情有时候会很难,再或者是没有人做过的,你要愿意做出贡献。如果你在这个领域工作,你相信它会奏效,你可能会在该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力。比如有机催化在小分子领域现在非常罕见,一些人可能会去研究它,但不是所有人。可能人们现在通过诺贝尔化学奖才更好地了解它。

北欧时报 :人们有时对自己的研究感到沮丧。例如,合成的催化剂后可能测试时表现不佳。你有什么好的想法或者开导良策吗?

邹教授:这些年来,我指导过很多学生。实际上,挫折是积极的影响。如果你感到沮丧,那么当然会测试你是要放弃还是要继续。我的研究中有许多重大发现,只要你不放弃,你就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挫折让你真正思考最终的解决方案。

北欧时报 :你们和中国有什么合作吗?

邹教授:我和中国有很多合作。我的课题组里有很多来自中国的学生。毕业或访问结束后,他们现在已在中国的大学或者公司工作,都是非常优秀的学生!

北欧时报 :周围环境或社会环境或实验室条件如何影响您的工作或整个工作的进展?

邹教授:工作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你必须有一个能够激发灵感的环境,让学生和研究人员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设施极为重要。中国现在就有很多非常好的研究设施。虽然我对他们的工作环境不太了解,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喜欢它,学生们应该要喜欢它。我敢肯定,中国目前已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在科研领域,所以很有吸引力。我指导的许多学生都想去中国发展。

      本报图文综合微信公众号“北欧时报”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