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在上海,40-55岁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乳腺癌一旦发生转移,患者将会承受非常大的痛苦。中医对乳腺癌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在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加上中医药的调理,可以达到减少患者痛苦、延长寿命的效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医手段效果明确
日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召开,由龙华医院党委书记、中西医结合乳腺科主任医师刘胜教授担任专业委员会会长。刘胜指出,乳腺癌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尽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乳腺癌1期或者0期的患者,其5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95%以上;如果是乳腺癌4期的患者,因为已经出现肿瘤转移,因此其5年的生存率只有30%-40%。中医经典方治疗乳腺疾病源远流长,现代中医学者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改良,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刘胜说,根据中医对乳腺癌正虚邪实情况的辨证分析,结合对易发生转移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认识,灵活配合应用“扶正”、“祛邪”二法,可达到防止肿瘤复发、转移的疗效。对于肿瘤转移晚期的病人,在中医药的调理方案上,在为其保命的前提下,通过稳定病灶并缩小病灶,让病人可以带瘤生存,提升生活品质。
乳腺癌术后减毒调理
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之一,在于它的“减毒增效”的功能。针对乳腺癌手术后在放、化疗期间的病人,通过中药的干预可以减小、缓和放、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同时有可能增加其抗癌的作用。比如,中药干预下,放、化疗后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获得缓解;对于骨髓抑制的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抗肿瘤药物紫杉醇会导致手足综合征,手脚麻木,中药干预可缓解症状;内分泌治疗后的副作用,会导致女性子宫内膜增厚,潮红潮热等,中药对此有效;对于骨质流失的副作用,一些课题正与西医医院合作开展项目研究。
中医药的第二个优势在于其针对乳腺癌手术后放、化疗的病人可以起到长期调理的作用。中医治疗乳腺癌,还要从患者全身的特点加以考虑。刘胜曾经接诊过一个患有哮喘的乳腺癌手术后的病人。这个病人每年冬天因为哮喘的发作而苦不堪言,刘胜在其治疗乳腺癌的药方里,加入了一些抑制哮喘的药,病人持续服药以后,到就诊后的第四年,哮喘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干预肿瘤复发转移
乳腺癌从一开始发病就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血行转移以及淋巴转移是最常出现的转移。在临床实践中,一方面根据乳腺癌多发生肺、肝、骨和脑转移的特点,以益气养阴、养血疏肝、温肾扶阳为治则以“先安未受邪之地”,根据容易发生转移的脏器的特点用药,在其未发生之前先调其气血阴阳;另一方面根据乳腺癌术后余毒残留体内,日久痰毒瘀结致毒性渐变而易旁窜他处的特点,临床以活血化瘀、化痰软坚、清热解毒为治则以“截断扭转”,根据病邪之特点,先于病邪传变趋势而驱邪,达到廓清余毒,防止复发转移的作用。
对于最容易出现的骨转移,中医的治疗手段能够彰显其独到的治疗理念。刘胜说,他们通过辨证论治以后,运用一些温阳、通络、止痛的药物进行治疗;其次,许多病人在出现骨转移以后,骨头会感到非常疼痛,在药方中,加入止痛的方剂,这能够有效地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在两年半左右,在中药干预下,有些患者的生存期甚至达到30年。(本文来源:新民晚报-康健园周刊 作者: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侬好上海由新民网出品
微信号:helloshanghai2013
吃喝玩乐、上海故事、同城活动
每天热爱上海多一点,
加入小侬家族就对啦!
新民晚报官方微信
微信号:xmwb1929
有用、有益、有趣
街谈巷议微信
微信号:xinminwangshi
街头访谈,麻辣点评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少儿英语教育论坛|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陆家嘴金融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09001|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 在本网站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美术设计、程序及多媒体等信息,未经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获得著作权人合法书面授权的,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使用时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民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您若对稿件处理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22899999 传真:021-62677454
邮箱:稿件处理 处理时间:9:0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