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健康 > 正文

吃得好,睡得了!上海医护的后勤到底有什么法宝?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张泽茜     作者:张泽茜     编辑:林德瑛     2020-02-16 08:46 | |

微信图片_20200206145241.jpg

抗疫之战打响以来,一线的医护人员生活状况受到了群众的关注。他们物资是否充足?睡眠能否得到保障?饮食是否得到良好的照料?心理压力能否得到有效疏导?这些都牵动着民众的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后勤战线同样重要。

   缺了吗?要什么说就行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物资保障与市场供应组的何园这么形容物资对于一线医务人员的重要性。上午的一个小时内,何园接的十个电话,基本上围绕物资问题展开。除了精准定位医护人员及患者确实所需的物品,如何有效将物资送达前线,是一门学问。

据介绍,前线急需的手术衣早期已送达一千件。最近,又有三千件左右的手术衣将从上海运往湖北,满足上海援鄂医护人员的需求。在电话中,何园反复和工作人员确认送达站点的时间和具体件数,唯恐出纰漏。在她旁边,还有一位工作人员在核对物资的调配和使用情况。这些医疗物资的筹备情况,都是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物资保障与市场供应组的工作常态。

疫情公布以来,热心企业、市民陆续捐助了不少物品。然而,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何园坦言,东西多,关键还在于送得精,恰好满足一线人员的实际需求。那么,除了医疗物资,哪些东西才是一线真正需要的?在何园的电话和微信中,或许能找到线索。“有没有办法找到硬一点的枕头?用来给患者俯卧治疗的。”“需要鞋垫?给医护人员用,要棉的,不要毛毡,避免沾病毒。”前线医护人员及各大医院建立的微信群,不时有生活物资需求弹出。医护人员急缺的物资,通过简单的通讯手段到达这里后,由多家基金会和爱心企业单位协同筹备物资。

“通过专门的铁路货运,来保障一线的医用防护物资运送安全高效问题。另外,有些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也会直接将物资运往前线。”何园介绍。

   饿了吗?动动手指就好

疫情当前,“白衣战士”们到底吃得好不好?赴鄂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自带厨师,除了盒饭还能来一碗热粥。在上海当地的一线医护人员们,同样也有自己吃上热菜的好方法。

“奶茶、咖啡、巧克力,披萨、水果和姜茶。”不要以为这些是列车上叫卖的食品,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院工会精心准备的各类食品总会及时送到发热门急诊和医务休息区,给辛苦忙碌的医务人员补给能量。更多的爱心企业捐助的食品,则通过食堂加餐,被无偿送给了还坚守在一线岗位的医护人员。

连续上班二十余天,瑞金医院发热门急诊负责人高卫益主任也在医院住了十余天。为了避免医务人员往返奔波,保证充足的休息,医院将原先的特需病房提供给一线医务人员住宿。“因为发热门急诊是二十四小时开放的,期间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协调。有时候很晚了,我自己也不想动了,大概两个星期一直住在医院里。每天回到工位上,热的饭菜已经放在那了。”高卫益说。

发热门急诊医护人员能够在享受到定时定点的专门配餐,而那些还坚守在门诊岗位的员工,则可以通过内部订餐平台订餐。据介绍,瑞金医院的内部订餐平台在前期就已经搭建完毕。疫情期间,为了保证员工就餐安全,订餐热线在瑞金医院企业微信APP上火速上线。“只要填写好预定时间,餐饮会按时准备好,科室只要派人前往领取即可。这在方便医护人员饮食的同时,也避免了人员聚集的场景出现。”吴平说。

在上海,医院提供住宿、免费餐饮是个普遍现象。部分医院在早在疫情开始之前,就已经将餐饮的全线流程线上化了。这种医院内部的“饿了么”体系,为医务人员提供了就餐便捷和安全。

   困了吗?路上睡会儿吧

“我不记得了……今天是几月几日?”瑞金医院发热门急诊负责人高卫益主任忘了时间。忙碌的发热门急诊工作,给一线医护人员带来了莫大的压力。随着各方面的流程逐渐完善,高卫益表示自己最近已经能在十时左右回家了。

然而,这个时间从医院出发回家,打车到底好打吗?劳累了一天的医护人员,是否还要忍受舟车劳顿?

为了保障一线医护人员的安全出行,市医务工会携手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医护人员下班出行保障服务。保障区域覆盖八个中心城区,服务保障覆盖全市有发热门急诊的指定医院医护人员和市、区疾控中心、急救中心工作人员。自1月28日起,两周以来累计为医务职工提供下班出行服务15000余车次。在征集而来专门服务医护人员的滴滴司机眼里,最近车上多了一批“不说话的乘客”。

“下班的时候,我已经很累了,所以不怎么说话。司机也不会和我说话,不开广播。车速很平稳,我偶尔会在上面睡一觉。”高卫益说。最近,这些滴滴专车,为服务医护人员的出行和休息做好了保障。“当时工会把我们拉了一个群,群里有人二十四小时调度。只要填写好个人信息、出发地、到达地,基本上在三分钟之内得到响应。接车司机的信息会通过短信的方式发到手机上。”高卫益说,“平时我自己不开车,坐公交回家需要一个小时,现在回家只要20分钟,确实是挺方便的。”

据介绍,这些滴滴专车基本上免费为医护人员服务。滴滴方面专门征集了一批党员司机,24小时为医护人员做好出行服务。“因为我们有人上早班,有人上晚班,下班时间都不一样。但是,群里的调度员一直都在响应,我觉得他们也是非常辛苦的。”高卫益表示。

   倦了吗?给你做套心理按摩

高强度工作下的身心透支,或是一线未知情况带来的压力,都给一线的医护工作者造成了不小的心理负担。如何让白衣天使们,在救治病人的同时,不必“负重前行”?疫情期间,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的专业平台积极推广,推动基层工会加强EAP员工关爱,巴林特心理援助等,帮助医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强化心理援助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和心理疏导,帮助医务人员缓解焦虑情绪,减轻医务人员心理压力。

“过度的体力透支,可能会让医护人员产生一种焦虑的情绪。另外,我们有些赴鄂的队员很年轻,这些职场新人在医院锻炼了一两年,但社会阅历还不够。一旦遇到新冠肺炎这样的挑战,压力可能会让他们产生一定程度的自我否定。日常生活中得心应手的打点滴,可能都要操作很多次才能成功。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穿了过于厚重的防护服造成操作的不便,另一方面心理压力过大也会造成自信心的打击,这对发挥出正常水平是不利的。”华山医院工会常务副主席苏家春说,“一些近期的网红医生,在媒体面前看上去神采奕奕。然而,他们也会产生疲惫感,只是更多的时候靠精神在支撑。”

疫情开始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探索出了一套用于心理疏导方面的机制。它借鉴了国际通用的EAP,被称作“员工关爱计划”。针对本次赴鄂和在上海的一线医护人员,院方主动建立了微信群,共同构成关爱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防护网。最多的时候,有8个相关医护人员的沟通群和1个专业心理导师的策划督导群。“每天我们会有一些心理支持相关的推送,也会推出一些猜字接龙类的心理小游戏,或者《我想对你说句话》这样的互动活动来减轻他们的压力。如果通过这些普适性的正向支持难以达到效果,还可以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疏导或转介,经过一到两周的时间慢慢帮他们恢复到积极的工作状态。”苏家春说。

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张泽茜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