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健康 > 正文

全球科技大咖“在线战疫” 多位院士专家分享“上海方案”“中国经验”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郜阳     作者:郜阳     编辑:夏扬 任天宝     2020-03-26 20:09 | |

图说:“科技战疫”线上国际研讨会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新冠肺炎疫情在多个国家爆发,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已近50万,死亡人数超过2万人,世界卫生组织于3月11日宣布新冠疫情构成了全球大流行,中国本轮疫情的流行高峰已经过去,但是中国以外地区的疫情正在逐渐扩散,国际整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因此,积极开展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加强防控和救治经验的分享,推动联合科研攻关就显得尤其重要。为深入推进上海国际科技合作,与全球同行共商抗疫对策,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起并指导,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上海中心智库与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共同主办、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协办的“科技战疫”线上国际研讨会于昨天举办。来自中、英、法、美等国的国际顶尖科学家与申城抗击疫情战线的院士专家等16位重量级嘉宾,围绕“全球思维下的科技战疫”,就疫情防控(流行病学)、临床诊治,以及药物、疫苗和抗体研发开展了交流研讨。

   “中国方案”“上海经验”值得借鉴

法国公共卫生高级委员会委员Bruno Pozzeto教授说,法国约有6500万居民,目前确诊病例2.5万,且以每天10%左右的速度增长,增速很快。法国、意大利等国正在经历中国曾经历的疫情,中国同行的抗疫经验和“上海方案”对法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伦敦健康与热带病医学院马克·吉特教授是中国疾控中心新冠疫情应急特邀专家,他介绍了在本次疫情中积累的数据和相关数学模型研究,以及如何预测疫情的传播速度和潜伏周期,并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武汉在封城后一周的RT值(实时基本传染数)迅速从2.35下降到了1以下,这意味着它的传播速度有所降低。这些经验表明中国的措施是正确而有力的,值得全球各个疫情严重国家借鉴。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科学顾问、牛津大学糖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雷蒙德·杜克教授研发成功了多种抗病毒药,帮助英国遏制了HIV病毒的蔓延。杜克教授表示,新冠疫情的爆发是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紧急事件,科学家有责任联合起来,向公众传递合作的精神和信念,给全球以希望。

复旦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教授指出,流行病学调查特别重要。上海针对确诊病例开展了4000个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达到了12000人次。目前上海市民的生活已基本恢复正常,得益于这些防控措施的扎实到位。尤其是上海医务人员目前的零感染,说明上海防控措施十分有力。

   “四早”原则面对汹涌疫情

被网友称为“张爸”的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上海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教授介绍了新冠肺炎诊治的“上海方案”。疫情发生后,重点针对疑似病例,上海各医院优化了诊疗程序。为阻断疫情传播,上海设立了117个定点发热门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收治。他指出,意大利重症患者病死率达到了52%,有个原因就是机械通气使用率较低。他认为,除了合理用药,还要解决当地医疗资源紧缺的状况,提高有创机械通气使用率。

牛津大学医学院负责人Gavin Screaton教授和法国卫生部公共卫生高级委员会委员Bruno Pozzetto教授作为英国和法国疫情临床研究和诊疗一线的专家,分别介绍了两国疫情的最新情况。Gavin Screaton教授介绍,英国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专门针对新冠疫情的国家性临床研究网络,滚动式开展研究,招募不同年龄组患者参与药物筛选的临床研究;分析卫生部门的大量数据,把抗流感类药物应用于临床研究。Bruno Pozzeto教授介绍,目前法国主要基于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来检测新冠病毒感染状况,每天检测超过2万例,但仍面临试剂盒的短缺。因此不得不优选检测顺序,重点监测重症患者、染病引发并发症患者及有症状的医务工作者和聚集性病例。目前正在分组研究,在6周的治疗周期内来发现哪些治疗方案最有效。

微信图片_20200326194808.jpg

图说:“科技战疫”线上国际研讨会 

   疫苗研发仍需加速推进

雷蒙德·杜克教授认为,新冠病毒中的“高度糖基化现象”,使病毒可以产生多种突变,给疫苗研发带来极大难度。中科院上海药物所陈凯先院士指出,还不能确定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前景并不明朗。疫苗和药物研发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要全力推进。疫情的爆发已经打破了国家的疆界,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加强国际合作。

复旦大学闻玉梅院士分享了最新的康复患者血浆内的中和抗体研究分析,指出在开发疫苗时需要针对不同类型情况开发动物模型,并不断改善。她建议搭建疫苗信息分享的公开平台,有效推动疫苗的快速研发。清华大学饶子和院士重点介绍了药品靶标的结构研究。在新冠病毒疫情始发不久,饶子和院士团队第一个公布了3CL水解酶的结构,为有效筛选药物提供了重要参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李佳认为,我们不仅需要研究旧药新用,也要尽快找到新的药物。在基于结构的抗病毒药物虚拟高通量筛选方面,目前已筛选了180万个化合物,期待在这方面和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原就职于美国疾控中心的浙江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学教授徐福洁指出,在临床上除了抗病毒治疗,支持性护理也不可忽视;临床治疗和学术性研究的平衡不可顾此失彼,同时要在治疗时重视数据采集和分析,形成分析结论,更好地帮助临床实践。

牛津大学糖生物研究所病毒中心主任尼科尔·齐茨曼教授提出,利用基于宿主靶标的抗病毒策略来研发新药。她强调,在筛选临床研究的化合物时,有必要形成科研合力,提高筛选效率。帕斯(美国)适宜卫生科技组织全球副总裁兼疫苗创新中心主任、世界卫生组织疫苗产品开发顾问委员会主席大卫·卡斯洛博士介绍了全球药品疫苗和抗体研发情况,他指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目前全球有42种候选疫苗正在接受临床前的评估,有2种疫苗正在临床实验阶段,这种速度前所未有。他还全面分析了RNA、DNA疫苗开发平台的优劣,号召大家共同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对候选疫苗的可适应预评估。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新冠疫情应对工作组组长、高级项目官员杜珩博士指出,疫苗必须安全、有效,且能够大批量生产,要保证中低收入国家获得疫苗及其他医疗资源。盖茨基金会资助了“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帮助共建全球合作平台来汇聚资金和科技资源,更好地应对像新冠病毒这样的紧急情况。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