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上海两会 > 正文

大会发言|减负先减心理之“负”,减重须借法律之“重”:委员就“教育减负”和“损坏房屋承重”开药方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江跃中 方翔 潘高峰     作者:江跃中 方翔 潘高峰     编辑:吕倩雯     2020-01-17 14:15 | |

新民晚报讯 (记者 江跃中 方翔 潘高峰)教育 “减负”和损坏房屋承重结构的“减重”行为,是两个老问题了,在今天上午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二场大会发言中,两位政协委员各自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减负”减去心理之“负”,“减重”须借法律之“重”。

改变评价方式

重塑全社会的成才观

“在高难度自招考、中考分流率超1/3的情况下,焦虑层层传导,公办减负冲民办、校内减负校外补,已成为大部分沪上家庭的‘共识’。‘共识’的代价,则是孩子疲于奔命、被迫填鸭,心理问题屡见不鲜。”来自民进上海市委的范秀敏委员,在例举了教育“减负”效果不佳的种种现象后,不禁感叹:“‘减负’之路,依然漫漫。”

她指出, 课时、作业只是负担的外在表现,如果课堂形式、教育方法、考试招录制度和对学生、学校评价方式不变,大家依然会在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道路上越陷越深。“比起单纯课业减负,我们更呼唤减去学生、家长、学校心理之‘负’,面向未来,以公平为基,激发学习内生动力,重塑全社会的成才观。”

为此,范秀敏建议从三方面入手:

办好每所“家门口的学校” 从全市学校行政级别、教师职数额度配置、管理权上通盘考虑,短时间内可从校长强制轮岗开始,逐步理顺体制机制,盘活优质教育资源;

变革教育教学方式 让学生成为个性化、项目化、开放式学习的主导者,自主选择下,“负担”成为乐趣。学校更重要的价值,是通过环境创设,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健全人格。主动转变课堂教学、考试招录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力培养,为学生、家长、学校定调、定向、定心;发挥好校外培训机构正能量,禁止培训机构纯文化课授课资格,提倡艺术、体育、科学等兴趣类多元供给;

重塑社会成才观 上海先行先试,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和社会评价体系上,营造有利于各行各业人才成长的土壤;融合基于认知的学历资格和基于技能的职业资格,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加速学历社会向资格社会转型。从根本上解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教育困境,为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社会普遍认同“行行建功、处处立业”,是“减负”的终极解决方案。

授权上门执法

业主施工单位共担责

徐汇区政协副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许剑民委员的发言,矛头直指损坏房屋承重结构的行为。 

他认为,这样的“减重”行为,始终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仅危及建筑物内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公共安全,更易恶化邻里关系,激化社区矛盾,破坏社会和谐,还造成后期修复施工难度大,又极大耗费了行政成本和司法成本。

从调研中发现,本市损坏房屋结构行为存在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有待解决,部分老旧住房原始资料缺失,居民对损坏承重结构行为意识及判断不足,相关装修施工单位“野蛮”装修。要解决这个难题,许剑民委员建议——

加快立法,从法律层面授予公房管理人上门执法权。居民自住房屋装修对承重墙造成破坏,危害到公共安全,公房管理人可上门执法干预。若仍不予配合,或继续严重损害房屋承重结构的,公房管理人可代表公房所有权人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发现破坏承重结构行为,行政部门应及时做出认定,对行为人的责任作出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许剑民委员同时建议,根据装修施工单位是否明知等实际情况,将其作为共同被告,并承担连带责任。法院在审理该类案件时,先发出禁止令制止损害行为继续,并对破坏承重墙行为特别严重的情况以案释法、以案示例、以案示范。

许剑民委员还建议,将此类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限制房屋交易,化解与物权法冲突的入门难问题。同时,加强前端管理,由市建设及房管部门研究加强针对住房装修施工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和审核,从源头上减少破坏居住房屋承重结构行为的发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