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正文

老人抱团养老十五载,分开后竟捐出了一幢楼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杨洁     作者:杨洁     编辑:包雍尔     2020-07-02 13:39 | |

“我们想要把葛隆村132号楼捐赠给村里,让它继续为葛隆人服务。”日前,几位耄耋老人来到葛隆村村委会办公室,对村党总支书记陈学锋说出了“石破天惊”的捐楼决定,并将这幢楼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

图说:几位耄耋老人决定捐出一栋楼。外冈镇供图 (下同)

时光流转至上个世纪末,恰逢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农村信用合作社搬迁,132号楼闲置了出来,由于当时周边养老设施还处于筹划建设阶段,退休医生浦逸敏与其他几位老人萌生了一个想法,决定在1999年1月共同筹资买下“虚席以待”的132号楼,并以此为起点,启用了互助养老模式生活在一起。多年来,通过互助养老的模式,老人们在一起娱乐生活、互帮互助,一人生病,其他人共同照顾,这一便捷的养老方式受到了众多老人的欢迎。

200多平米的养老院在高峰时期,曾有20多位老人一同住在这幢楼中。葛隆村村民姚培芬就是其中之一。据她回忆:“子女都在忙工作,我也不想麻烦他们回来照顾,知道附近有互助养老院以后,我就住进来了,每天和老伙伴们在一起嘎嘎讪胡,做做点心,日子过得蛮开心的。”不过随着生活水平和养老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许多老人逐渐开始选择请护工居家养老或是进入正规养老院,入住人数逐年减少。再加上几位筹建人年岁上升,照看其他老人已力不从心,于是在2015年,慈舟互助养老院正式迎来了“退休”,筹建人也开始安安心心享受国家发展的福利。

图说:在后期的建设中,这幢充满纪念意义的楼房将被改造为“为民服务,为老服务”的公共服务场所。

最近,得知葛隆村正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后,浦逸敏又找到了当年筹资的老伙计们商量了一番,她们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捐楼。近日,陈学锋代表葛隆村正式接受了老人们的房屋捐赠,并向他们承诺,在后期的建设中,将把这幢充满纪念意义的楼房改造为“为民服务,为老服务”的公共服务场所,让它继续为村里的老人们发光发热。

通讯员 龚怡宇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