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郊野 > 正文

共护一湖水 2019年淀山湖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举行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范洁     作者:范洁     编辑:黄佳琪     2019-04-15 09:35 | |

新民晚报讯(记者 范洁)“共抓大保护,共护一湖水,共创生态城”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日前在青浦东方绿舟公园举行,共放流各类鱼苗共计约20万尾,包括鲤鱼1000公斤、鲢鳙2500公斤、花䱻500公斤、鳊鱼500公斤、鲫鱼1000公斤、淀山湖土著鲌类200公斤,均为一龄鱼种,150名志愿者共同见证鱼苗游向淀山湖中。

图说:“共抓大保护,共护一湖水,共创生态城”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青浦东方绿舟公园举行。市渔政处供图

放流分为陆上放流和水上放流两部分,陆上通过在岸边设置的滑坡放流,有效减少放流过程中对鱼体可能造成的损害;水上采用2艘活水船放流,有效保障运输过程鱼苗的存活率。通过放流不同品种的鱼类,能够有效补充和恢复生物资源群体,改善生物种群结构,维护生物多样性,让优质鱼种回归自然,进一步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

近年,上海全面加强渔政监督管理工作,严厉查处非法捕捞行为,加大“两法衔接”工作力度,不断加快渔业转型发展、推动渔民转产转业,继续在淀山湖、黄浦江上游、长江上海段及杭州湾上海沿岸等重要水域实施放流,计划放流各类苗种超过1亿尾,放流品种20余种,除了有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等常见品种,还有刀鲚(俗称“长江刀鱼”)、暗纹东方鲀(俗称“河豚”)、中华绒螯蟹等特色名贵品种,黄姑鱼、华鳈、似刺鳊鮈等试验性品种的放流,力图进一步提高水域生物多样性水平。  

增殖放流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近年随着民间放流(“放生”)活动逐渐增多,放生规模越来越大,其中一些不科学、不规范的放生行为,不仅没有起到正面作用,反而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有些市民放生外来种巴西龟、牛蛙、清道夫等,可能打破本地原有的生态平衡,放生杂交种锦鲤、异育银鲫等,可能造成自然水域鱼类基因混杂、本地种退化,放生凶猛鱼类黑鱼、雀鳝等,可能破坏原有的生物链,影响其他鱼类的生存。此外,选择的水域不适合放生鱼类的生存、放生时间不合适、苗种质量不符合要求、放生方式不科学等,都会造成放生鱼类的死亡,从而对水质造成影响,影响城市景观。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