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郊野 > 正文

从“打谷场”走上“大舞台” 青浦徐泾艺术团迎来成立40周年文艺展演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范洁     作者:范洁     编辑:黄佳琪     2019-05-24 16:51 | |

年近古稀的第一批团员献演沪剧《庵堂相会·看龙舟》,重温1979年艺术团成立时的难忘岁月;独脚戏《追梦》讲述了40年来艺术团的精彩历程,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幕后故事;表演唱《领略一番水乡情》重现了1998年艺术团代表中国农民远赴日本,登上亚洲秧歌节舞台……今天下午,第十二届徐泾“四叶草”文化艺术节开幕,青浦徐泾艺术团迎来成立40周年文艺展演。

图说:青浦徐泾艺术团成立40周年文艺展演。袁丹凤 摄(下同)

1979年,沪郊乡村小集镇青浦徐泾,成立了首个业余沪剧团,成员多是各村生产队的文艺积极分子,大家自己搭建舞台,自编自导自演节目,活跃在田间地头。徐泾镇文体中心主任李品龙回忆,当时乡村文化相对匮乏,业余沪剧团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艺术团,获得的追捧不亚于“明星大咖”,演出场地是村里的打谷场,每次村民都端着长凳提前“占位”,掌声中混杂着眼泪和欢笑,“这份情感‘共鸣’是演职人员的最大动力。”

“我17岁进入徐泾业余沪剧团,20岁主演人生中第一部沪剧大戏《痴男怨女》,全县巡演40场,紧张、兴奋的心情记忆犹新。”徐泾镇文体中心图书馆馆长汤春红回忆,从排《沙家浜》《金绣娘》《阿必大》等“折子戏”起步,到演两个半小时的沪剧大型传统戏,最后在全县巡演“一票难求”。

“除了扎实戏曲功底,不管是通俗歌、流行曲,民族舞,还是小品、独角戏,通通都要学。”1987年,徐泾业余沪剧团更名徐泾艺术团,表演作品和形式日渐丰富,也培育了一批批“一专多能”的文艺尖兵,创作一部部“多元多样”的文化作品,如反映改革开放新生活的表演唱《喜看徐泾新面貌》,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的《双送兔》等。1998年8月,徐泾艺术团代表中国农民远赴日本,把沪剧表演唱《领略一番水乡情》演到了亚洲秧歌节文化交流现场,将青浦的水乡神韵展现到世界舞台。

“以前观众都是本乡本土乡亲最爱乡音‘沪剧’,后来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甚至外籍人士来到徐泾,他们听不懂沪剧,我们的作品也要创新。”徐泾镇文体中心副主任徐卫强介绍,每个时代文化特色、流行元素不一样,徐泾艺术团从最初戏曲类为主,到现在灯光秀、激光舞、话剧、音乐剧、Hiphop、爵士舞,紧跟时代流行。

党风廉政建设小品《峰回路转》《虚情假意》、科普沪剧表演唱《老阿婆开店》、红十字会小品《自我急救》等,徐泾艺术团创作了一系列获得市级奖项的优秀作品。近年,围绕“五违四必”生态综合治理、中小河道整治、创全迎检、“微笑四叶草”志愿服务等热点,创作小品《心通路路通》、舞蹈《水之韵》、国风街舞《一梦千寻》、音乐短剧《微笑》等,艺术团成为展示文明的窗口。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徐泾艺术团成立四十周年,当前徐泾镇深受‘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进博会溢出效应’两大国家战略红利,处于发展建设的黄金时期。”徐泾镇党委书记潘恩华坦言,文化凝聚力量,创新引领发展,坚持种文化、送文化、赛文化的“九字诀”,共同建设美丽徐泾、美好家园。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范洁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