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随笔丨老百姓的委屈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晏秋秋     编辑:郁晶陶     2018-08-13 13:03 | |

本报“夏令热线”近一月,颇有几个投诉案例,让人体会到老百姓的无奈。

其一,有读者投诉,说徐家汇路旁一企业,夜晚将耀眼灯光直照路面,影响交通。此前,投诉人曾数次投诉,得到所在街道房办的回复是:无法可依,不能处理。工作人员甚至说:“你找到法律依据,我们就去处理。否则投诉再多次,也没有用。”甚至还建议投诉人:“要么下次你投诉时,告诉他们不要转到房办来,我们这里没办法解决的。”

投诉人投诉到本报“夏令热线”时,也在感慨:“老百姓投诉,怎么这么难!”

其二,本报记者和志愿者随市民巡访团,前往检查一些投诉集中的工地,进行文明施工的巡查。到了一家工地后,市民巡防团成员找出诸多问题,现场负责人不反思自己工作中的疏忽,反而怀疑起巡防员和记者的身份,甚至气势汹汹地来一句:“好像没有你这个人嘛。”

可以想见,这样的工地,面对普通老百姓的投诉时,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其三,一读者乘坐某外籍航空公司的航班,商务舱座位出现故障,被迫全程蜷缩,难受无比。飞机上,航空人员口头承诺全票价赔偿,没想到降落之后,公司却只答应赔偿上海至土耳其的机票。

本报“夏令热线”记者和志愿者前去采访,却遭到这家外籍航空公司前台两名工作人员的百般阻挠。两人口口声声“我们不懂消费者条例”,“我们领导不在”。等记者留下联系方式,希望相关负责人主动联系时,突然对方又冒出一句:“你懂英语吗?”态度之蛮横,之嚣张,确实可以让人想见他们面对普通消费者的样子。

好在,上述几个问题,第一、第二个,在本报报道后,已经整改。第三个问题,记者也会紧盯,力求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答复。

本报“夏令热线”一个月接电10万个。有几个投诉复杂一些,虽然可以理解,但对于遭遇的老百姓而言,就是百分之百的无奈。

当然,“夏令热线”并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良药,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老百姓的诉求。

而对于来自老百姓的诉求,我们必须敬畏。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