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丨10万罚款难制止滴滴违规冲动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尚宜     编辑:黄佳琪     2018-09-06 11:25 | |

前天,上海一名网约车司机抗拒执法,驾车冲撞警车。按照上海的规定,在上海开网约车,必须是“上海人、上海车”,而当事司机李某非沪籍。那么,允许李某通过平台接单的滴滴,会得到什么处罚呢?

图说:4日,上海一名网约车司机抗拒执法,驾车冲撞警车。网友供图

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表示,“滴滴”公司未按规定比对排查后台数据信息,没有及时将不合规驾驶员及车辆清理到位,仍长期为不具备网约车资质的驾驶员李某派单。执法部门将依法对滴滴平台“为不具备营运资格的驾驶员提供召车信息服务”处以3万以上10万以下罚款。

如果违规成本仅是至多10万元罚款,那对于滴滴这样“实力雄厚”的企业来说,很可能是不痛不痒,宛如毛毛雨。实际上,因为非法客运,滴滴被交通管理部门约谈过多次、顶格罚款多次。今年4月,有媒体采访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报道中说,“他表示,从2015年至今,滴滴已经因非法客运被顶格罚款(10万元)8次。”屡犯屡罚、屡罚屡犯,说明如此力度的处罚,效果不大,企业已成“老油条”。更新执法监管手段,提高企业的违规成本,是当务之急。

网约车平台等互联网企业的经营方式,与传统企业大为不同,因此,传统的监管手段有时会面临“失灵”的尴尬。法规有了规定,企业却不遵守,罚款交了,整改却迟迟不进行,怎么办?昨天,交通部等多部门组成的检查组已进驻滴滴,展开安全专项检查。对网约车平台的监管,需要多部门形成合力,创新管理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对于屡教不改的企业,如果仍然只是“毛毛雨”般的罚款,而没有真正动到它的“奶酪”,加重处罚乃至暂时下架、暂停服务等,不足以形成震慑效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执法部门开出的10万元罚单,依据的是2014年颁布的《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办法》。2016年颁布的《上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若干规定》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情节严重的,由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可以暂停受理其新增车辆和驾驶员注册业务。”对于网约车平台的责任义务、违规处罚,相关法规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如今,《电子商务法》已获通过,将于明年起实施。法律资源要充分利用起来,对网约车平台进行更强的约束。

监管长出“牙齿”,违规企业才会真正“肉痛”。

尚宜/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