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今日论语丨治理App违法收集信息需下猛药动真格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邵宁     编辑:郁晶陶     2019-03-28 13:25 | |

用手机里的“日历”记录重要日程、工作安排、亲人生日,还能随时提醒,十分方便,就像一本私人“备忘录”。但你知道吗?现在“日历”也被某些App瞄上了。这是继“获取通讯录”“读取通话记录”等敏感权限后,最近不少App开发企业申请的一项新的权限。

昨天,上海市消保委发布了针对39款网购平台、旅游出行、生活服务等手机App涉及个人信息权限的评测结果,共有25款存在问题,其中9款仍未整改。其中,“日历”权限的过度申请和随意授权更令人担忧。据调查,52.5%的消费者用手机日历记录个人生活和工作的重要行程。市消保委认为,日历权限与个人隐私的密切度比通讯录等权限还要高,将日历权限授权给App,带来的风险远大于便利。

近年来,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已被屡屡曝光。中消协今年1月在京发布的《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报告》显示,多达91款App列出的权限存在涉嫌“越界”,即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许多App申请了发送短信、录音、拨打电话、读取联系人、监控外拨电话、重新设置外拨电话的路径、读取通话记录等敏感权限,却未在应用中进行使用。

显然,这些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已违反了我国的网络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理行业乱象,需要下猛药。今年1月,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今年全年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公告》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加强对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处罚措施包括责令App运营者限期整改、公开曝光、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公安机关也将依法严厉打击针对和利用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

最近,各地都在落实四部门的公告,上海网信办也对沪上App应用企业多次抽查、约谈和督促整改。下一步,对于那些情节严重、屡教不改的企业,则应当根据《公告》予以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只有下猛药、动真格,移动互联网行业秩序才能得到规范,走向健康发展的未来。

邵宁/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