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今日论语丨垃圾分类还靠智慧管理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姚丽萍     编辑:郁晶陶     2019-06-05 13:52 | |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在即。迄今,垃圾分类,不再是生活小事。垃圾分类,是环保必需,分类终极目标就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此,全社会都有共识,但执行起来,却并不简单——知易行难,人之常情。

  较之不分类,垃圾分类,会有些“不方便”,比如,“定时定点”投放。为啥呢?原来,有人早出晚归,总是错过投放时间;有人原本出了家门楼道里就有垃圾桶,随手一扔很方便,如今,楼道里撤了桶。

  垃圾分类,为何“定时”?因为,清运有时间,减量有需要。为何“定点”?从7月1日起,上海实行垃圾法定规范四分类,分类要清楚,先要有必备设施;小区里选择合适地点设置满足分类要求的垃圾厢房,是最集约的办法。

  既是法定规范,定时定点,势在必行,是否就一定会让那些没有时间或者能力的人,不能依法投放垃圾?不会。实现垃圾分类这场变革,是否有办法“知易行也不难”?有!智慧在民间。

  最近两三个月,我跑了不少社区,看看别人家怎么“定时定点”。看过了,不得不服,基层治理只要肯动脑子肯花工夫,就能做好“定时定点”。

  “绿屋”,是一个垃圾厢房的名字,它位于长宁区新泾镇绿八居民区一个保障房小区里。“绿屋”定时定点开放,居民到点来投放垃圾,已是生活的日常。经过社区培训,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四分类,这里的居民早已心中有数。当然,这个清清爽爽来之不易。有一阵子,每晚七时到九时,晚饭后就寝前的这两小时,是居委会、志愿者挨家挨户宣传四分类的“黄金两小时”。一趟又一趟,终于,四分类、定时定点,家喻户晓。目前,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的投放准确率已从起初的11.1%提升至95.3%。小区里有两位独居的“轮椅老人”,投放不方便,怎么办?不急,志愿者每天上门帮老人收垃圾。有居民要出差了旅游了,出门前,临时需要处置家中垃圾,志愿者也会来帮忙。在“绿屋”,定时定点投放是规则,但规则的遵循,从来都不缺乏精细化管理和服务。

  在“绿屋”,无论是分类准确率的提升,还是回收利用率不断走高,都让居民很有成就感,也让大家相信——无论新小区还是老小区,无论商品房小区还是保障房小区,发动起来、组织起来,垃圾分类就会习惯成自然,“定时定点”依法推进完全可行。“绿屋”,也让人真真切切看见了什么叫“有温度”的管理。说到底,选择了垃圾分类,就是选择了不方便;但垃圾分类,就得从不方便开始——因为,如果我们选择继续“方便”,垃圾围城,就在不远处。

  姚丽萍/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