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严惩花钱买“脸”,这种“裸奔”危害无穷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方翔     编辑:吕倩雯     2020-10-28 10:04 | |

据有关媒体的调查发现,在某些网络交易平台上,只要花2元钱就能买到上千张人脸照片,而5000多张人脸照片标价还不到10元。

图源IC

 人脸识别,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隐藏着许多安全隐患。曾经有一个广告:一位顾客在购买炸鸡的时候,低头查看手机,另外一位顾客看了一下付款大屏幕,结果就被扣钱了。虽然广告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夸张,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脸识别已经越来越普遍。在专家看来,当下人脸识别技术的风险点,更多集中在存储环节,就是人脸的信息究竟如何存放。从此次网上泄露的人脸照片来看,这个环节是相当脆弱的。

将人脸信息和身份信息相关联后,利用系统漏洞“骗过”部分平台的人脸识别机制是有可能的,这也是许多专家担心的原因之一。眼下市场上的不少人脸识别产品都处于“裸奔”状态,技术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等问题应当得到重视。科研人员曾经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精度尚可的人脸面具或头套,只要不是在极暗或极亮的背景下,通过面具或头套进行人脸识别的成功率高达三成。当人脸识别技术被用于金融支付、小区安防、政务服务等诸多场景,一旦被盗用,后果是难以预料的。深圳警方曾经破获一起驾驶证被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服务平台冒用扣分的案件,经查实就是犯罪分子通过人工智能换脸技术,绕开多个社交服务平台或系统的人脸认证机制,为违法犯罪团伙提供虚假注册、刷脸支付等服务。

人脸识别不安全,不是技术本身不安全,而是安全防护还不完善。相比传统的密码,人脸等生物识别数据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数据库遭受攻击,将造成比传统密码泄露更加严重的影响。因为密码可以重置,但人脸不能更换。

人脸信息作为个人信息中最为敏感的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之一,理应成为重点关注和保护。在采集人脸信息时要合法、正当、必要,同时还应建立在用户知情、同意的基础上。不过在现实中,隐私还是在不断让位于便利和商业效率。对此,网络平台应该负起应有的监管义务,在制定人脸识别安全规范的过程中,要避免将人脸数据与身份信息相关联后发生批量化泄露。有关部门也应该进一步以立法立规、制定国家标准等方式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加以引导,从人脸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使用等方面严格设定,并加强监管,对于花钱买“脸”的行为严惩不贷,更好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方翔/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