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整容变“毁容”,医疗美容亟待规范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方翔     编辑:吕倩雯     2021-02-05 11:10 | |

近日,一位女演员发微博自曝在一家医疗美容门诊整形失败,造成鼻尖坏死,演艺生涯受重创,一度想轻生。这条微博引发广泛关注,相关话题冲上了热搜榜的第一位。

图说:截自微博。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希望能够通过整容来改变自己的形象,这也让医疗美容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然而,伴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乱象也接踵而至,特别是“医疗本质”被淡化了,很多不具备资质的机构,打着“不用开刀”“没有创口”等幌子进行着医疗美容项目,像这位女演员所做的肋骨鼻整形手术,需要有特定资质的医疗美容机构才能做,而涉事的这家机构级别显示为未定级,没有资质进行这样的手术。

“加几个微商,你会发现医疗美容手术无所不能。”这句网友戏谑的话,折射的却是不少人选择医疗美容机构时的盲目。不少医疗美容机构在广告宣传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任性”的传播让不少就诊者为了追求美而失去了应有的审慎。在去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发布的《2015-2019年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司法审判白皮书》中显示,许多就诊者往往是经他人介绍或经广告宣传而盲目进行医疗美容,缺乏对诊疗机构及诊疗风险的了解。这位女演员找到这家医疗美容门诊,也是通过朋友介绍的。

对于医疗美容资质,有关部门早就出台了规定,不能超范围开展没有审批的项目。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有些机构使用假冒药品、器械,有的非医疗美容机构、非执业医师违规开展项目、超范围经营,一些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操作。2019年7月,32岁的王女士在一家医疗美容医院的隆胸手术台上心跳骤停,最终离开了这个世界,此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后调查显示,这家医院和医护人员都没有相关的资质。

医疗美容行业的健康成长需要完善监管机制的保障。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对医疗美容服务和药品进行监管和依法规范,进一步规范医疗美容服务行为,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的管理,同时推动行业加强自律,改变重获客营销、轻专业医疗的不良现象。

方翔/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