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 | 杜绝电瓶车进楼要疏堵结合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方翔     编辑:包雍尔     2021-05-11 11:28 | |

昨天,成都市成华区城南立交附近一小区内,一辆电瓶车在电梯内起火,造成多人受伤,包括一名婴儿。

图片来源:网络图

电瓶车在室内、楼道存放和充电安全隐患大,禁止入楼是对自己生命负责也是对他人生命负责。早在2018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一则消费提示中明确提到,要禁止“进楼入户”“人车同屋”的现象。本月起实施的《上海市非机动车安全管理条例》中也指出,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建筑物首层门厅、共用走道、楼梯间、楼道等共用部位停放、充电。

为了杜绝电瓶车进楼,有关部门使用了不少“黑科技”的手段,比如在电梯中升级了梯控装置,可以有效识别电瓶车上楼功能,只要发现了电梯中进入了电瓶车,电梯的门就关不上。但从实际的运作中来看,一些小区的物业管理部门,因为考虑到居民电瓶车的充电难问题,将禁入功能搁置起来,仅仅启用计数功能,了解电瓶车上楼的情况,像沪上某小区的一幢楼,30天内电瓶车入梯159次,平均每天超过5次。

电瓶车不“进楼入户”“人车同屋”,是防患于未然,更是为了大家的安全。发生在成都的电梯内电瓶车起火事件,让人们看到了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电瓶车起火所造成的重大危害。禁止电瓶车进入室内、楼道,不仅需要采取技术手段,更需要物业管理部门能够切实履行起自己的责任,把有关的法律法规落到实处。

在楼内禁停、禁充电瓶车的同时,小区物业以及相关管理部分也应该在小区内提供具备停车和充电的场地。像去年4月以来,陆家嘴街道落实355万元专项资金保障,将老旧小区车棚改造工程作为年度重点实事项目。在车棚内建设充电桩的同时,同步建设门禁闸机、视频监控、喷淋烟感等设备,解决老旧小区车棚消防、治安隐患痼疾。今年,上海将为500个住宅小区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为老旧小区内既有的1000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加装消防设施。

杜绝电瓶车进楼,不仅要靠“堵”,更要靠“疏”。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消灭电瓶车火灾的安全隐患。

方翔/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