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丨让文物“活”起来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方翔     编辑:赵菊玲     2021-06-15 09:19 | |

本周末,迄今为止有铭青铜鼎中最大的两件——大盂鼎、大克鼎将亮相于上海博物馆的“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本次展览将展出自殷商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有铭青铜鼎21件,均为上海博物馆1952年成立以来,社会各界人士的慷慨捐赠。

图说:大盂鼎 图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如果直接告诉孩子“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他可能很难理解。但是如果你站在一件青铜鼎边上告诉他,让他感知鼎的高大和厚重,他就会容易接受,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潘氏家族捐赠的大盂鼎、大克鼎,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毛公鼎合称为“海内三宝”,他们的故事堪称中国文物天地最壮美、最瑰丽的诗篇之一。

博物馆仅有硬件设施并不值得骄傲,关键是要让文物“活”起来,呈现出文化继往开来的发展与辉煌。展品不是冰冷的,它有着前人的技巧和智慧,也蕴涵着今天的内涵和价值。一个好的展览,关键要找到与当下的契合点,并发现与观众的情感共鸣之处,加上精心设计,让参观者有意义、有趣味地分享这份文化自信的韵味与魅力。

图说:大克鼎 图源:上海博物馆网站

博物馆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目的并非经济产出,而是生产、传播知识,基于展品资源培养教育和创新价值。博物馆不仅仅是人们参访的建筑实体,更重要的是要拥有影响力,从而成为引领文化话题、成为更广泛的文化讨论和文化理解的代言人。

今天,博物馆与城市和文化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拥有巨大的机遇,也充满责任。全球各大城市的博物馆都在寻找自身的新角色、新责任和新期望,努力助推城市的发展,并致力于与其所在城市的形象发生联系,因为博物馆不仅为今天的城市记录过去,也为未来的城市保留今天。

从这个角度来说,“鼎盛千秋”的意义不仅在于大盂鼎、大克鼎的再度聚首,而是从这21件有铭青铜鼎中,读懂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而这也是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并将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路径之一。

方翔/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