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丨不能任由非法医美“行医”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纪玉     编辑:赵菊玲     2021-07-15 11:40 | |

“颜值经济”的发展,让不少人有机会通过付费医疗变美,这也让一些非法医美机构有了从中牟利的机会。日前,黄浦区卫健委监督所取缔一家藏匿在商务楼宇的非法医美工作室。一女子在该工作室因注射“瘦腿针”而肌无力,目前仍在医院救治。

图片来源:东方IC

医疗美容涉及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才能开展执业活动;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必须有执业医师资格,护理人员必须有护士资格。但目前,非法医美机构仍为数不少。根据咨询机构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19年,我国具备合法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万家,其中超2000家存在超范围经营现象,非法经营的医美机构店铺数量超过8万家。

非法医美机构往往规模较小,隐蔽性强,比如有的“微整形”场所隐藏在美甲店二楼的一间小屋里,美甲店只是门面招牌,还有的开设在居民楼、写字楼、美容店内。这些机构很多是通过熟人介绍或社交软件招揽生意,常见特征是操作人员无证上岗、医美产品来源不明,且不设消毒设备、抢救措施,事故风险大。

不少人分不清医疗美容和生活美容的区别,误以为一些“微整形”项目不是医疗行为,不需要去正规医疗机构,甚至网购针剂自行注射或到非法医美机构注射。而《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像注射水光针,就是一种医疗行为,但一些美发店、SPA馆、养生馆等不具备医美资质的机构也在提供注射服务。

对于医美市场出现的种种乱象,一方面要严厉打击非法医美活动,阻止“非法行医”现象,另一方面也要更多地科普宣传,让爱美人士了解医疗美容的性质和风险。近日,国家卫健委、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委联合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定于6月至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监管收紧、规范加强,期待医美行业走上更健康的发展道路。

纪玉/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