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如果没有地铁,上海将会怎样?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晏秋秋     编辑:赵菊玲     2021-08-09 09:17 | |

“上海地铁之父”刘建航院士,已经离开我们5年了。在过去的这个周末,刘建航青铜塑像在地铁徐家汇站揭幕,成为上海地铁公共空间永久展示的艺术品。

这件事,值得大大点赞!

我第一时间去看了。塑像逼真,神态生动。刘老的安全帽、手电筒,尤其是腰间的那串钥匙,都设计得极贴近,极真实。铭文也写得不错,介绍了刘老在申城地铁建设时的往事。

是那个我们认识、怀念的刘老。

上海地铁,究竟是如何“在豆腐上打洞”,发展到如今运营里程772公里、19条线路、460座车站的“世界第一”的?如果没有地铁,上海将会怎样?如果没有刘建航,上海地铁将会怎样?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摄

上海地铁,蕴藏着老一辈地铁人的心血和汗水。我去过刘老的家,室雅何须大,台子上倒是满满堆放材料。刘老给我的最深印象,是焦虑。是如履薄冰,是如临深渊。他说:“我睡不着啊,我一直睡不着。上海造地铁,要关心的事情太多了。”但同时,刘老又极谦虚。我曾在地铁条线采访数年,无论有什么疑问,打电话、发短信,刘老几乎是有问必答,且都是商量的口气。对我写的粗鄙文章,刘老也总是予以鼓励。

曾有人送给刘老一幅字画,赞他“上海地铁之父”。刘老用涂改液,把那个“父”涂掉,改写一个小字“兵”。他还说:“我觉得做共产党员,就要像这样子,变成泥土让人走过。我就是这一生牺牲了,也要把这个事业完成。”

记得5年前,刘老去世那一天,我坐上了地铁,缅怀这个地铁人。对穿梭在申城地底的“巨龙”,对它的安全、迅捷、准点,我想,上海人都习以为常。仿佛,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

其实,只有拼尽全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上海这座城市正向前奔跑。但有时,时间会允许我们停下来,仔细打量一下周遭,想一想我们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如何而来。想清楚这些,向前奔跑的步伐,会更加坚定,更加有力。

路过地铁徐家汇站的上海人,去看一看刘建航院士的塑像吧。这里休息着一个伟大的人,一种伟大的精神。

晏秋秋/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