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扫码”生活,给“阿姨爷叔”多些选项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方翔     编辑:赵菊玲     2021-10-09 11:03 | |

近日,一朋友到农家乐吃饭,偶遇一对老夫妻在扫码点单时遇到困难,朋友帮助他们点了餐之后却发现,老人对于菜肴的需求无法实现。到结账时,老人因不会使用电子支付,又与商家发生了不快。

图片来源:东方IC

不仅是饭店吃饭,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场合,扫码都成为了必备操作:一些公园要求入园出示健康码,一些喜欢广场舞的阿姨爷叔,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连公园的门都进不去;因为不会用手机买票、挂号,很多老人只能一趟趟跑火车站、跑医院……在老年人望“码”兴叹的背后,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在信息技术快速迭代发展的今天,“扫码”生活已是大趋势,加上疫情防控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地方需要扫码,这也造成了老年群体所面临的数字鸿沟可能会越来越多。为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上海推出了许多有温度、有成效的实招,像“一网通办”的“随申办”App已专为老年人推出“长者专版”,将老年人常用的随申码、医疗付费“一件事”、公交码以及地铁码集中展示;“随申码”还推出了离线版,专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定制等。

要进一步消弭数字鸿沟,首先需要数字包容,给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多些选项,特别是让他们在接受数字化服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扫码,而不用依赖手机。近日,上海首批100台具备刷脸叫车功能的“一键叫车”智慧屏已全部完成调试并启用。今年,上海还将升级拓展“为老服务一键通”场景,打造基于“一码一屏一机”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提供“一键挂号”“一键咨询”等操作简易、直达需求的服务。

让老人享受数字化的便捷生活,更需要人文关怀。在一些服务性的场所,比如商场、餐厅,人工服务不能形同虚设,并且还要提供现金支付渠道。对此,有关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可以出台相关的服务规范,让相关企业为老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的服务。

一座真正有“智慧”的城市,一定是极具温度的。处处可以扫码,但不能让老人处处碰壁。在“硬核”技术的背后,需要有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的举措,体现与“开放、创新、包容”一致的步调。

方翔/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