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评论 > 正文

新民快评|不要把自己困在单一信息构筑的“茧房”中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李一能     编辑:赵菊玲     2021-12-02 09:20 | |

每次随笔写不出,我都会狂刷手机App找选题,这次也是一样,一顿操作猛如虎,抬头一看时间已经过了凌晨12点,愣是一个字都没写出来。看看阅览记录,尽是些小猫小狗搞笑视频……我这是都刷了些啥啊,几小时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可明知浪费时间,为何还是乐此不疲?有个专业术语可以解释这样的状态——“信息茧房”。

图源:东方IC

所谓“信息茧房”,就是人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获取的信息,继而被困在单一类型信息所构筑的“茧房”中,失去对世界探索的兴趣和全面认知的能力。在以前,这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行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遁世成一统,这样的高人被称为“隐士”。但如今,这却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手机中的各类App,每时每刻都在根据用户的兴趣,用算法推送内容,往往点开一条感兴趣的内容,紧接着就推送十几条,于是根本停不下来。

这样的状况自从移动互联网兴起后,就成为了全球面临的普遍现象,公众的态度则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兴趣算法是符合人性的,人本来就是根据兴趣寻找信息,算法的出现,大大节约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时间成本,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也有人认为,算法限制了人们的视角,使人沉溺在喜好的信息中无法自拔,消耗大量时间导致成瘾,使人成为了信息的“奴隶”。

而我对算法的感受同样也是爱恨交织。有时候觉得它非常贴心,甚至比我自己还了解自己,前一秒脑海中跳出一个想法, 后一秒手机上就马上跳出相关推送,都怀疑它是不是已经能感应脑电波。有时又觉得它“冷血无情”,比如搜索过一次中年职场焦虑后,马上奉上“焦虑套餐大礼包”,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管喜不喜欢,算法时代已然开启,人们已经习惯了送到面前唾手可得的信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必然会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如何不至于“作茧自缚”?在我的理解中,更好的算法除了高效推送外,更应该考虑到用户的感受与其承担的社会责任。如何判断推送带来的情绪是正面还是负面?一味迎合用户的兴趣真的好吗?海量信息导致成瘾的困局怎么破解?这都是算法今后必须解答的问题。

在算法仍不完美的当下,保持自律与多元选择依然是“破茧”的关键,把刷手机的时间分一些出来,看几本好书、和亲朋好友聊聊天、出门走走看看,都是走出“信息茧房”的好办法。而就我个人而言,一个重要的感悟是,下次写随笔绝对不能靠刷App找选题了。

李一能/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