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市政厅 > 正文

上海港集装箱昼夜吞吐量目前已超11万标准箱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方翔     作者:方翔     编辑:吕倩雯     2020-03-27 09:20 | |

中国航线正在忙起来。近日,有关机构根据通信卫星等方式获得的船舶信息显示,中国沿海及内河的船舶活跃度正在快速提升。从卫星图上显示,3月中旬相比2月下旬,渤海湾至长江口,以及北部湾区域,船舶航迹明显扩展,说明船舶出港、航行的活跃度大大提升。但令人遗憾的是,有关上海港口的卫星图并没有分辨率很高的版本。为此,上海市测绘院通过卫星数据进一步解析了上海相关港口以及黄浦江船舶分布。

图片来源:上海市测绘院(下同)

据上海市测绘院第三分院遥感科科长杨铭介绍,从上海沿海船舶分布以及东海大桥的车流分布来看,3月中旬的增长量和2月中旬相比还是十分明显的。“上海沿海船舶分布的影像来自海洋一号C卫星,3月份上海周边海域船只数量明显增加,尤其在洋山港附近的大型货轮数量攀升较为明显。”杨铭说,“东海大桥的影像分别来自资源三号卫星和高分二号卫星,可以看出,东海大桥上的车流状况在2月中旬呈点状分布,车流密度较小。到了3月中旬,车流密度显著增加,呈线状分布,这也表明物流运输行业明显回升。”

据上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330.3万标准箱,连续十年保持全球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但是在春节之后,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最低的单日吞吐量曾经只有0.2万标准箱。”

但这位负责人表示,近两周,进出洋山港的船舶数量和全港单日集装箱吞吐量已逐渐恢复正常。仅3月25日当天,洋山港区就完成了5.6万标准箱。据悉,目前上海港集装箱昼夜吞吐量平均数已超过11万标准箱,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的90%。

水运航路繁忙不仅出现在沿海,也深入内陆。据上海市测绘院第三分院副院长辛亮介绍,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算法就能够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上的船舶进行自动识别与检测。经过对两期卫星影像上的船舶自动识别检测并进行统计,在黄浦江中的船舶数量增长趋势非常明显,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从沿海到内陆的航运恢复也十分明显。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方翔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