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市政厅 > 正文

听江南丝竹品浦东宣卷,看芦苇编织闻蒲叶飘香 非遗文化和端午文化在周浦公园交相辉映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陈军贤     作者:陈军贤     编辑:朱常华     2021-06-13 12:06 | |

昨天是端午节小长假第一天,由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主办的“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2021周浦镇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暨第56届端午节小上海民俗文化展示会,为端午佳节送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非遗文化和端午文化进入周浦公园展演, 有百年前浦东宣卷的演唱、有江南丝竹的合奏、有上海海派芦苇画;还有老农编草鞋、中学生画糖画和剪纸、沪剧、快板;有着一色土布服装的乡村老妈妈,在展台前穿针引线做香袋,心灵手巧包粽子,还轮番出现三代相聚做香袋包粽子的动人场景。有些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前来参与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学芦苇画,学芦苇编织、学草鞋编织、学做香袋、学包粽子等。传承传播非遗文化,共同推进新时代的文明实践活动。香袋的香,芦苇叶的香,艾草、菖蒲的香,似乎要香满整个公园。

亲切好听有味道

“浦东宣卷”的舞台前挤满了游客,周福妹等表演者把古老的曲调,创作了新词,颂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丰功伟绩。一位叫李娟的游客笑着说:浦东宣卷用浦东方音演唱,亲切,好听,有味道。

图说:国家级非遗项目一百年浦东宣卷开演啦!陈军贤 摄

浦东周浦宣卷在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遗目录,是江南传统的民俗民间艺术之一,唐宋时期即有记载。明清时期,流行于苏州一带。晚清时,宣卷由苏州传入浦东周浦,与浦东说书、锣鼓书、上海说唱和上海评话一样,属于为数不多的采用浦东方音、化用本地曲调的上海本土地方性曲艺品种,是上海曲艺的重要代表,体现着上海本土曲艺文化的特有风采。可喜的是,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于去年成立了“浦东宣卷”传承传唱队,深入到学校、社区、乡村传承传唱非遗经典。

祖孙三代织蚂蚱

是什么声音那样悠远动听?这是周浦镇江南丝竹民乐团在演奏。游客纷纷汇聚过来驻足聆听。该民乐团在2017年被上海音乐家协会民管会评为江南丝竹优秀传承基地,2018年度综合考评中获A级乐团称号,被上海市非遗中心评为江南丝竹保护和传承先进集体。

芦苇画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年前由“牛班有书”创始人李承翰引入上海,创立了“上海海派”芦苇画。这次展演,李承翰以芦苇的秆为原料,以“一大会址”和“红旗牌”国产轿车为题材,充分利用芦苇的自然光泽、纹理、质感和辅助红色旭日背景,采用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诸多艺术表现技法,经过选、熨、刮、粘、刻、剪、编、烙、组等十几道工序,创制出形象逼真、构图合理、独具特色的大型芦苇画手工艺品。

芦苇编织也是浦东的非遗项目,周浦镇沈西村的施华鑫是一个芦苇编织能手。他用青青芦叶精心编织出乡野中各种形态的蚂蚱等动植物。老施还把芦苇编织传授给妻子朱平云和女儿以及女儿的孩子小宝,她们祖孙三代围在展台前,一起编织蚂蚱,一起手工制作芦苇画,成了这届民俗展演的一大亮点。

图说:三代同桌芦苇编织乐盈盈! 陈军贤 摄

       

晶莹剔透糖画来

八旬老伯王桃生正在展台边,手执一根根稻草秆,麻利地编草鞋。展台上放着好多双已经好的草鞋。王桃生从小在东海边长大。他说,浦东沿海地区300多年前就开始使用稻草、芦苇来编织各类物品,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稻草和芦苇具有特殊的韧性,同时兼具柔、轻和防潮的自然特性。81岁的王桃生,业余用稻草编织草鞋等编织品已有70多年的历史了。

周浦实验学校的学生在刘老师的指导下,正在展台前画糖画。4名学生分2人一组,一人负责熬制糖浆,另一人则举着不锈钢勺,专心致志地用糖浆在光洁的石板上绘制出一幅幅晶莹剔透的糖画。片刻间,凤凰、蝴蝶、胡萝卜等图样跃然“板上”,赢得游客的一片赞扬声。

“以往画糖画都是老艺人,现在糖画被校领导引入课堂,作为学校的拓展课。”4名“糖画传人”都是初中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她们在传承传统糖画技艺的基础上更有创新:学生们改良了传统糖浆配方,在其中加入柚子茶,如此绘制出的糖画不仅更晶莹,吃起来甜蜜中还透着清香。“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糖画,顿时觉得端午节甜蜜蜜的。”一位林姓游客啧啧称赞道。

红红火火的剪纸展台前,也是人头攒动。本镇澧溪中学学生剪纸队的队员们在傅老师等老师的指点下,正灵巧地刻动着手中小刀,在人们转眼之间,一幅幅刻纸作品跃动在他们的手中,令观看者惊叹不已。他们刻的“喜”字,“福”龙飞凤舞,喜气盈盈。他们刻的花鸟等画,更是栩栩如生。傅老师介绍说,刻纸也属剪纸,但比单纯的剪纸更难以把握,但学生们深入钻研,刻纸作画水准提高很快,经常应邀外出展演。学校领导对此也很重视,把刻纸作画作为校的重要拓展课。

图说:澧溪中学学生正在刻纸作画。陈军贤 摄

         

象征着五谷丰登

在包粽子、做香袋展台前更是围满了游客。不少游客争着向包粽子、做香袋的乡村老妈妈学包粽子,学做香袋。朱惠君老妈妈包粽子、做香袋已有50年的历史。她把女儿及女儿的孩子带到了展台前,三代同桌包粽子、做香袋,其乐融融,共同传承端午文化。

图说:乡村老妈妈包粽忙。陈军贤 摄

自2005年端午节起,周浦镇周东村等乡村的沈寅芳、沈桂芳等20多位老妈妈,坚持16年参与周浦小上海端午节民俗文化展示会。她们曾应邀到过南京路第一食品店、江湾五角场、奉贤南桥、长宁区等地举行包乡土粽表演,还应邀到过上海电视台录制与名演员一起包乡土粽的节目。

沈桂芳包的箩蒲粽很有特色,方形的似旧时的箩蒲。箩蒲是旧时农家用来装稻谷等粮食的竹编器具,现在包箩蒲粽象征着新时代五谷丰登,年年有余,也是对古时箩蒲的记忆。老妈妈们都有50多年的包粽历史,包粽的技艺堪称一流。展台上放着三角粽、桑蚕粽、扎粽、小脚粽、迷你粽等,都是她们的杰作。

通讯员 陈军贤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