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市政厅 > 正文

东街纪事|老城厢,月圆又梦圆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屠瑜 潘高峰     作者:屠瑜 潘高峰     编辑:黄佳琪     2021-09-21 10:25 | |

中秋前夕,76岁的朱靖安独自来到东街98号,插入钥匙开了许久才打开门。

多年空关的老屋,飘着一丝霉味,虽破旧却也整洁。走进屋,一幅写着“科技世家”四个篆书大字的书法作品映入眼帘,墙上还挂着几幅国画作品,都出自朱先生父亲之手。

图说:朱靖安回到东街的老宅,这里还留存着很多当年的书。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屈指算来,朱靖安搬离东街已有20多个春秋。但听到这里要征收的消息,高兴之余,他还是难免心有眷恋。

“父亲一直住在这里,直到2010年,他92岁离开人世。”朱先生回忆,父亲生前一直期盼,东街能不能变一变,动一动,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拎了几十年的马桶,是该要变一变了。如果现在他还活着,肯定会开心得不得了。”

这个中秋,对于朱靖安这样的旧改地块居民来说,有些不同寻常。日日盼、夜夜盼,盼了几十年的旧改,让月圆又梦圆。

科技世家

在这片老城厢里,朱靖安家有点“特殊”。用老邻居王祥康的话来说,“老朱家的学识在东街是最高的。”

朱先生的父亲朱继山是江苏人,是一名工程师。1989年10月出版的《中国专家人名辞典》一书中,记录着他的主要贡献:1961年设计我国第一台生产电机槽绝缘材料复合机;1971年设计2000吨多层热压液压机(部管设备);1973年为华东化工学院执笔编写玻璃设备教材,曾任玻璃钢兼职教师……

1946年冬天,父母带着1岁半的朱先生从北方来到上海。1948年,靠亲戚帮助借了当时东街98号的一间简易房落脚。到上海的第三天,朱先生的弟弟出生,取名朱安达。朱先生曾听母亲说,当时的房子非常简陋,也就是落落脚。屋顶瓦片稀疏,不光漏雨,冬天下雪,雪也会从瓦片缝里飘进屋。“当时谁能想到,这一落脚就落到了现在。”朱先生十分感慨。

后来朱家经济情况好了些,把房子买了下来全面整修。二层楼,六十几个平方米,对于当时的一家四口来说,已经非常不错。1950年,朱先生家买了一台华生牌电风扇,老邻居王祥康特别羡慕:“小朋友们都很稀奇,喜欢到他家吹电风扇。虽然朱家条件好,但从来没有看不起邻居,小时候玩具都是拿出来和大家一起玩的”。

图说:朱靖安翻看家中的旧物件。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良好的家庭教育下,朱靖安和朱安达两兄弟从小成绩优异。16岁时,朱靖安考上了清华大学精密仪器机械制造系,读了6年后,1968年毕业分配到甘肃平凉地区深山里一家小三线军工厂。他做过搬运工、锅炉工、翻砂工等,吃了很多苦,也落下了腰椎病。

1978年,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让广大科技工作者兴奋不已。通过国家落实政策,朱靖安调回上海,分配到研究所工作。后因家庭原因,他赴港经商,专门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香港回归后,朱靖安又回到上海。2000年,他买房搬离了老屋。相比之下,弟弟朱安达的人生经历要简单得多。1963年,朱安达考入北京工业学院导弹专业,毕业后留在了北京。

“从小在东街长大、在东街成家,儿子也是在东街出生、成长,我对东街有很深的感情。”朱靖安说,他其实很感谢老城厢的成长经历,因为这让他从来不会好高骛远,总是习惯用老百姓的视角来看问题。

东街往事

登上朱家老屋的二楼,是南北两间房。左手边房间的墙上挂一张全家福和兄弟俩读大学时的照片。墙的前面,摆着一张梳妆台。

梳妆台的镜子有些特别,两边可以折叠。朱靖安回忆,母亲王莲芳很注重个人仪容仪表,两边的镜子折起来,就能看清两侧的头发有没有梳理整齐。

王莲芳生前是一位医务工作者,毕业于北京老协和。朱靖安记得,那时每天都有很多人向母亲咨询医务知识。“时间一长,母亲发现咨询的不少人家里都有慢性病人,她就去走街串户做调查。”

当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医疗资源匮乏,出行也不便,不少老人长期卧床不起,但子女要上班,家中无人照顾,老年人的看病难题十分突出。朱靖安记得,从那时起,母亲就试着开始培养街道卫生员。“她通过此前摸底调查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培训卫生员的护理知识和基本功,还与街道干部沟通,在小东门街道中华里委办了上海第一个街道级别的‘家庭病床’。”

每天,王莲芳带着街道卫生员上门巡床,打针,督促病人们按时服药。几年下来,不少身患慢性病又住不起医院的病人变得开朗了,家庭也感到有了希望。经过护理,一些久病不起的病人也再次站了起来。

令朱靖安自豪的是,母亲培训街道卫生员和开设“家庭病床”的创举,让她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典型。1982年和1983年,她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年轻时一心扑在工作上,退休后也闲不住,经常参加街道居委的公益活动,家家户户有什么困难也都愿意和她讲。”在朱靖安眼中,东街是母亲一辈子放心不下的地方。“退休后她常受邀外出参加活动,但每次坐11路电车在小东门站下车,回到东街的那一刹那,她的心就定了。”

关于母亲的回忆,只是朱靖安东街记忆的一小部分。“这里有着太多值得回忆的动人往事,至今想起仍然温暖人心。”

月圆梦圆

这个中秋,很可能是中华路旧改地块居民在老房子里度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即将告别住了几十年的老屋,告别老街坊,大家心中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期盼和对新生活的向往。

刚刚过去的周末,中华路居委会专门在社区活动室组织了一场自制月饼活动,有十多位居民和社区志愿者参加。“二轮征询启动后,这些志愿者就要各奔东西,明年中秋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再聚在一起,趁现在还有机会,组织他们多聚聚。” 中华路居委会副主任崔余佳说。

图说:十多位居民和社区志愿者齐聚活动室,一起制作中秋月饼。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64岁的顾菊英家住东姚家弄26弄,能亲手做一次月饼令她特别开心,一再说要带回去给外孙女尝尝。说起在东街住了40年才终于盼来旧改,顾菊英十分感慨。

“我家的房子只有15.8平方米,住了三代5个人。吃顿饭一家人都坐不下,必须轮流吃,三个人先吃,吃完再换其他人。后来实在忍受不了,女儿女婿只能到外面借房子。”但让顾菊英感到温暖的是,虽然日子过得苦,邻里关系却一直很好,居委干部也很关心大家。这次中秋更是给大家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图说:大家合影留念。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家住东刘家弄2号的王阿姨嫁到东街已有30多年。她告诉记者,相比以前,近几年的日子真的是越过越好,尤其是去年美丽家园建设,帮大家改建了厨房、卫生间,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现在又轮上征收,感到特别幸运。

但王阿姨也有心事。原来,她家是面积27个平方米的承租房,里面除了她一家三口还有婆婆的户口,而且承租人是86岁的婆婆。“听说要动迁,老公家里的三个妹妹也想分钱。如果要分钱的话,肯定买不了房子了。”对此,王阿姨心忧不已,她现在最盼望的,就是家中矛盾后面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据了解,本周四上午9时,居民们投票选出的评估公司将启动评估上门实地踏勘工作,这也意味着征收工作的诸多细节和矛盾也将慢慢浮出水面。就像王阿姨期待的那样,依靠征收工作人员的丰富经验和为民服务的热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旧改一定会迎来最终的圆满结局。

新民晚报记者 屠瑜 潘高峰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