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市政厅 > 正文

上海建成首批41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社区康复有了机器人“神器”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孙云     作者:孙云     编辑:王佳烨     2021-11-06 11:46 | |

新民晚报讯(记者 孙云)近日,上海市建成首批41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陆续向上海市民开放,这一2021年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提前超额完成。记者在这些康复中心看到,以往仅仅出现在新闻报道、部分三甲医院和残疾人康复服务点的一大批康复机器人也走进社区。有了这些康复“神器”,因病或事故导致肢体功能受影响的居民就可以在家门口得到智能化、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加强残疾预防,提高生活品质。

随着医疗水平和康复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市民也开始了解尽早开展康复训练对预防残疾、减轻残疾程度的重要性,因此,不少脑卒中等疾病患者在患病后不久就开始在专业机构开展日常康复训练。如今,有了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就更加便利了。

同时,面向残疾人、老年人等各类人群的融合性康复服务也日益成为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主流方向。首批建成的示范点就能提供内容全面的康复服务,涵盖神经系统、骨-关节系统、慢性疼痛、儿童、老年、肿瘤、中医康复治疗等,并根据各自特点拓展辖区的康复特色服务,比如儿童脑瘫康复、盆底康复、心理康复等。

图说:患者使用傅利叶康复机器人进行社区康复。孙云摄

在开展社区康复的服务队伍中,除了专业的医师和治疗师,记者在首批示范点之一的浦东新区北蔡社区康复中心看到,还有一支特别的队伍,他们就是——康复机器人——在各种上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高频治疗仪、数字化作业治疗系统、平衡训练系统、天轨系统等智能康复设备的帮助下,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患者都可以根据康复计划,自主进行康复训练,大大提高了康复治疗效率,也改善了康复体验,游戏式的交互设计更增加了趣味性和训练积极性。

近来,脑卒中已有近5年的赵老伯就经常独自坐着轮椅,来到北蔡社区康复中心进行日常训练,右侧肢体行动不便的情况改善了不少。启动不久,这里已经吸引每天有近20名居民前来康复训练,随着中心与医联体东方医院、曙光医院的合作不断深化,还会有更多病人在病情稳定后转诊到社区进行康复治疗,确保康复持续开展,同时,也能缓解医院的病床紧张难题,三方多赢,共同助力残疾预防。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