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台前幕后 > 正文

他是“天路”背后的功臣,他改写了外国人对青藏铁路的预言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吴翔     作者:吴翔     编辑:江妍     2019-09-18 13:36 | |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它穿越世界屋脊,打开了青藏高原走向繁荣发展的一扇窗;它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让“坐着火车去拉萨”成为年轻人旅游的新时尚。昨晚,东方卫视大型文化纪实寻访节目《闪亮的名字》第二季走近这条“天路”背后的科技功臣张鲁新。寻访者陈辰来到青藏高原,亲自采访了张鲁新本人、他的妻子和同事后辈,演员陈龙则再现了张鲁新将青春献给青藏铁路的动人故事。

陈辰与张鲁新查看地图_副本.jpg

图说:陈辰和张鲁新 官方图

青藏铁路抢走了她的丈夫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有几百公里的冻土地段,如何在冻土层上修铁路,是当时的一大世界性难题,还一度导致“天路”停工。为了破解冻土施工这一难题,张鲁新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高寒缺氧、挨饿受冻的恶劣环境中,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挑战极限,为青藏铁路跨越冻土地带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在这丰功伟业的背后隐藏的是张鲁新作为一名丈夫、一位父亲和一个儿子的辛酸:为了前往青藏高原攻克冻土难题,张鲁新离开新婚7天的妻子;在冻土研究的关键阶段,他3年不曾回过一次家。根据张鲁新妻子李郁芬的讲述,张鲁新曾直言自己无愧于自己从事的科学事业、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却对妻子、儿子以及父母心怀歉意。

李郁芬回忆,他们的儿子出生没多久,张鲁新就返回了工作岗位,等到1年多后他回家时,儿子对着陌生的爸爸叫“叔叔”,还不让这个“叔叔”进门。李郁芬曾到过高原探亲,那时她理解了丈夫对破解高原冻土奥秘的崇高追求,但她在节目中还是忍不住对陈辰说道:“我非常嫉妒这一片土地,因为它抢走了我的丈夫。”张鲁新等铁路建设者跟家人总是聚少离多,究竟是怎样的情怀让他们甘为建设一线的“奠基石”?

陈龙饰演张鲁新考察途中遇暴风雪场景_副本.jpg

图说:陈龙饰演的张鲁新 官方图

吃苦历险也是一种幸福


从1974年开始接触青藏铁路冻土工程,到2004年冻土工程问题取得了惊人进展,张鲁新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风雪昆仑。在西大滩,陈辰见到了已经72岁的张鲁新老师。即便现在已经退休了,张鲁新仍然每年都会来到青藏高原观测冻土情况。

回忆起那些年研究冻土的艰难历程,张鲁新提到:他们曾在零下38摄氏度的严寒天气下监测冻土,8小时后手都动不了;他们也曾在无人区科考时迷失在暴风雪中,数次历经生死;还有半夜帐篷顶被吹走了,睡醒了觉一摸身上被上都是一层雪……说到这些的时候,张鲁新脸上是带着笑意的。在他看来,完成了修建青藏铁路的任务,吃再多的苦,都是一种幸福。

张鲁新在节目中说:“这份工作越是艰巨,我觉得越有价值、越有意义。”他为青藏铁路建设坚守了数十载,用青春年华见证了青藏铁路从无到有的过程。张鲁新用行动诠释了“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做好一件事”的意义,也正因为中国有一大批像张鲁新这样“倾其一生做一事”的建设者,才能迎来中华儿女今天的美好生活。(新民晚报记者 吴翔)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