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台前幕后 > 正文

四组主演四种味道,《电波》中的“李侠”“兰芬”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     作者:朱渊     编辑:沈毓烨     2021-10-01 11:04 | |

10月13日,红色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下简称《电波》)将开启二轮驻演。昨日,美琪大戏院的舞台上,风、雅、颂、韵四组演员阵容亮相,他们轮番登台“试练”,熟悉场地。

图说:红色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演员登台“试练”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下同)

历经2个月起早贪黑的“魔鬼训练”,上海歌舞团由内而外焕然一新。不但加盟《电波》大家庭的50位“外援”,通过高强度、高密度的“演练”有了量到质的转变;舞团从首席演员到主要演员都完成了不同程度的“升级换代”。“李侠”和“兰芬”组合除了观众熟悉的王佳俊与朱洁静、侯腾飞与王景之外,方文和毕然、韩睿泽和徐莹也已通过考核即将独当一面。

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直言,新演员、新阵容的登场将助力《电波》“驻场+巡演”双线并行,向着300场目标迈进,而四组阵容也将展现不同特点和味道的“李侠”“兰芬”。

找到我的“兰芬”


在四位新晋级的主演中,最年轻的徐莹仅23岁,她和24岁的韩睿泽同样毕业于上戏舞蹈学院,从接到任务到登台,两人每天从早上9时跳到晚上10时半,因还需在巡演中担任群舞,所以那些独舞和双人舞都靠日常训练后的加练。

1994年出生的毕然是四人中最资深的,也就27岁。演“兰芬”,她时刻准备着:“我从《电波》首演时就跟着跳兰芬,排练时跟着学、演出时侧幕看,角色和舞段可算十分熟悉,但第一次真正连排跳完全场,还是会有一种振奋和感动。”不想单纯复刻谁的模样,毕然要跳出自己的“兰芬”:“既然是四组主演,就应该让观众看到四种味道,我是学古典舞的,优势或许就在身段和韵味。”

吃苦才有进步


毕然的搭档方文内向又腼腆,走近“李侠”,他用了很长时间。在他看来,“李侠”因着一份理想和信念,遇见“兰芬”、爱上“兰芬”,最终为了大爱,他牺牲了一个平凡人的幸福。虽然为李侠深深感动,但方文却卡在了表演的第一关——电梯。这一幕没有什么惊心动魄,却是李侠人物塑造的关键铺垫,“从电梯戏里,能看到李侠身为一名隐蔽战线工作者的特质,沉稳内敛、机智敏锐,勇敢果决。”

一旁的毕然透露:“第一次演这场戏,方文没找到感觉,大家提了很多意见,他压力就大了。整整一晚,他就在排练厅不停地寻思、琢磨,试图找到感觉。”方文感叹:“所有吃过的苦,最终都会转化为舞台上的进步。”

打开上升通道


“脱胎换骨”的不仅是舞团的年轻演员,过五关斩六将考进来的“外援”更受益匪浅。和学校的练习强度相比,2个月的“集训”简直刷新他们对“练舞”的想象,进步也显著。群演有没有机会“晋级”,成为角色演员或是跨进舞团的门槛?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大四学生张天玉给出励志榜样。

珍惜宝贵“实习”的机会,张天玉将每一次排练都当做考核,在提升技能的同时融入人物,这颗光芒微绽的新星很快就被眼尖的主创“摘”了出来,一番试戏,他跻身角色演员之列,成为“老裁缝”扮演者之一。张天玉告诉记者,加盟《电波》得到了上海歌舞团专业教师团队的指点,不仅提升了舞蹈技术水平,也对英雄风骨与坚贞信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要用舞蹈向观众弘扬革命精神、革命情怀。”(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