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台前幕后 > 正文

上海美影厂新作讲述中式妖怪故事,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 探索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孙佳音,朱光     作者:首席记者 孙佳音,朱光     编辑:赵玥     2021-11-22 18:21 | |

   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哔哩哔哩(下称“B站”)联合出品,速达总监制、陈廖宇总导演的原创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日前在B站国创动画作品发布会上以一支概念预告片和九张概念海报,惊喜亮相。影片邀请了十位导演,分别打造了八个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故事,铺陈开一个极具中式想象力和审美魅力的“妖怪”故事集。

  

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情感


   作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最新力作,《中国奇谭》集结了胡睿、陈莲华、周小琳、潘斌、於水、顾杨、刘旷、杨木、刘毛宁、徐宁十位动画导演,将创作八个根植于中国文化,或浪漫、或童真、或荒诞、或热血、或搞笑的故事。

   发布会上,作品释出九张概念海报,其中主海报的神秘意境带来无限遐想。一人湖上独钓,而看似风平浪静的水面下却暗潮汹涌,仿佛有什么在潜行游动伺机而上。将海报倒置则豁然开朗,“妖”字赫然于水下,与上方的红色印章呼应——这是一个关于“妖怪”的故事。海报大面积留白以无胜有,强烈的对比也展现着作品对于“妖怪”的定义:不仅仅是简单的善或者恶,而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想象,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

   概念预告以“遇见不一样的妖”为主题,开阔了对这一“妖怪”故事的联想。视频中,八个故事的场景逐一衔接登场,每部短片的片名都极具创意地以拟人化的形式穿梭在画面中,趣味十足。场景变换的同时也展现出影片多样且鲜明的风格,如手工剪纸定格的《小满》色彩鲜艳浓郁;定格偶动画《玉兔》充满科幻未来感;云雾缭绕中,《鹅鹅鹅》融合了素描与水墨韵味;《飞鸟与鱼》的画面唯美浪漫……一气呵成的镜头配上灵动又大气的音乐,足见创意能力与导演功力。

   八张单片概念海报上人物、动物、小妖等形象,是对于概念预告中角色形象的补足,也让观众惊喜发现,故事中的“妖怪”角色区别于传统意义上“妖魔鬼怪”。创作团队基于本土文化语境延展出更具想象力的内核:古代书生、庙宇泥像、身边爱人、胡同里的黄鼠狼、未来机器、案板鲶鱼都有可能是“妖怪”:它可以来自恐惧,同样也可以来自美好的愿望。这一大胆创新叫人想要击节叫好,网友赞说:“上美影这股‘妖风’刮得令人耳目一新!”

  

自由创作,不迎合既定期待


   全片由八个“妖怪”故事组成,有的“老旧”,有的全新,还有的是基于传统的二次创新。总导演陈廖宇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奇谭》的故事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影片里的传统文化,并不是仅仅狭义地指中国的传统典籍、传说故事,不仅是已经过去了的文化,也包括了现在甚至未来的。古人有想象,今人也有。”据透露,影片的故事时间跨度纵览古今、展望未来,题材更是包罗万象,从乡土眷恋到末世情怀,从生命母题到人性思考,承载着中国民族文化与哲学。

   预告中每部影片对应了一句话的介绍,比如《林林》的“她,狼,晚餐”、《鹅鹅鹅》的“梦里不知身是客”,虽简短,细细读来却都耐人寻味。对于影片的民族气质的展现,陈廖宇表示:“我们都不希望刻意迎合别人对中国或东方的既定期待,而是自然流露中国或东方的特性,不是表面符号。”因此,观众将会看到叙述乡村现实和变迁的《乡村巴士带走了那人和神仙》、描绘北京市井胡同奇谈的《小卖部》、想吃唐僧肉的《小妖怪的夏天》。

   不难看出,《中国奇谭》给予了每位导演自由度极高的创作空间,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希望打破刻板映像,挖掘更多可能。

  

尝试创新,探索传承新道路


   这个秋天,《天书奇谭》4K纪念版正在热映。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前辈们勇探民族风格之路,开创了“中国动画学派”,形成了水墨、剪纸、木偶、折纸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画制作形式,贡献了诸多经典作品,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恰逢中国动画即将走过百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本片总监制速达表示:“《中国奇谭》也将作为致敬,传承上美影‘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创作理念进行创新和尝试,探索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形式、新道路。影片同时也是响应‘十四五’规划,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力求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和东方美学风格。”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马上评丨变与不变

   传统文化如何适应当代表达?在创新转化过程中什么可以变,什么不能变?如何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值得思考。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主办的中国小剧场戏曲展即将于12月8日开演,他们始终在进行戏曲创新探索与实践。上戏宿舍416室里的5位00后女生,组成的“上戏416女团”,以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创作者,抓住了戏曲的程式化——亦即不能变的“规定动作”进行了传播:手势、扮相、流派唱腔等。但是,把这些表演程式,搬入大学宿舍楼道的背景倒是颇有令年轻人共鸣的情境——戏曲“布景”换换倒是无妨。

   美影厂新推《中国奇谭》明显沿袭了时至今日看起来依然颇有新意的《天书奇谭》——这部当年就以怪诞的个性审美,风靡了几代人的动画片,一如当年美影厂每一部动画风格都不自我重复。视觉艺术可以变且必须变,变的一定是外在形式与审美风格,不能变的则是对思想性、深刻性的追求。《中国奇谭》对当今“妖怪”的发散性阐释,就是基于形式的变与思想深刻的不变。

   变与不变,说到底,就是要透彻掌握、尊重艺术形式的内在规律。在符合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创新转化,才能得到时代呼应与人民共鸣。(朱光)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