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话题 > 正文

如何用“上海的声音”唱响上海的声音?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     作者:朱渊     编辑:赵玥     2019-11-10 13:57 | |

图说:滑稽戏《上海的声音》剧照 主办方供图

  从“坏的棕绷修伐?”“鸡肫皮甲鱼壳”到“电冰箱、电视机有伐?”,再到“快递”“饿了么”……用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声音折射城市变迁的滑稽戏《上海的声音》近日在沪热演,在勾起人们内心珍藏着的最深沉、最美好的记忆。围绕“如何用’上海的声音’唱响’上海的声音’?”前日的研讨会上,专家们群策群力。上海剧协副主席罗怀臻指出:“滑稽戏发展到当代,除了要让人笑,还要思考如何’笑得有意思’以及’有意思的笑’,笑中蕴含的深意是作品能否走得长远的关键。”

  和传统滑稽戏略微不同的是,《上海的声音》用“话剧的胚子、滑稽戏的段子以及方言话剧的路子”收获了不俗的观众反响。这是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和上海靑艺滑稽剧团“撤二建一”、成立上海独脚戏艺术传承中心后推出的献礼剧目。作品描绘了城市棚户区一群人的情感和命运,强调了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并用滑稽戏的形式来反映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和共和国成立70周年历程中上海城市的变迁。

图说:滑稽戏《上海的声音》剧照 主办方供图

  剧中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上海不同年代的叫卖声,仿佛城市的“自然音响”,记录着不同年代的人的不同回忆。让戏剧评论家带戴平最感动的是剧中“下只角”的小人物用人生来实现的一个个梦想。浓郁的生活气息带出的是让人精神一振的正能量。“它就像一部微观的活色生香的口述历史,展现的是底层棚户区老百姓真实的生存状态,以及真真切切可以看到的他们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在她看来,《上海的声音》已具有可以流传的优秀滑稽戏的雏形,“高尚的喜剧是能让人落泪的。”戴平这样感慨。

  上海作为一座移民城市,“上海的声音”是上海人和新上海人共同的记忆。罗怀臻就对电视机的普及和板蓝根记忆犹新。在他看来,笑声中所承载的这些城市记忆,以及能引发人共鸣的城市元素,是要比笑来得更可贵的。都知道唱滑稽或者说相声,将就现场效果和及时反馈。若站台上一分钟,台下还没笑声,演员绝对会双腿发软、头冒冷汗,这就让演员习惯了以层出不穷的段子来“镇场”。久而久之,时常抖着包袱就“走远了”,从而忽略了整部剧的节奏。

  罗怀臻强调,和传统说滑稽段子不同的是,演绎滑稽戏还是要有取舍,心里要有自己的节奏,不要为了眼前的“有意思”忽略了长远的“有意义”。毕竟,决定一场戏是否精彩的是笑声,而决定一部作品是否能走得稳、走得远,是意思、意蕴和意义。滑稽戏要有大作为,就要注入当下的思考和人生感悟。(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