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人物 > 正文

爱国情奋斗者丨新中国培育、新时代滋养的艺术家陈家泠:创作随时代而变,唯创新不变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乐梦融     作者:乐梦融     编辑:沈毓烨     2019-05-14 13:25 | |

   不止一次地听画家陈家泠讲,他是新中国培育、新时代滋养的艺术家。

图说:陈家泠 新民晚报制图

   正如他笔下亭亭玉立的荷花、雄奇豪放的山水一样,让人感受到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充满着无限生机。以陈家泠为代表的新水墨精神盛放在新时代中国绘画的原野上,陈家泠说,他曲折坎坷的艺术之变,无一不随时代。在新时代里,以腕下之力讲好中国故事,创造中国风格,是他一生追寻的艺术信条。

图说:陈家泠作画中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 摄

  

画家创作要和时代同步


   1984年,陈家泠以一幅重彩水墨荷花《放》轰动画坛,获得上海地区佳作奖。紧接着又创作了《清韵》《不染》等以荷花为主题的系列画作,其中《不染》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空灵飘逸的中国水墨,不仅拓展了新时期中国花鸟画的审美语境,而且扩展了中国艺术精神的生命力。更为重要的是,这批画作的审美形态,向世界传递着东方的神韵和温情。

图说:陈家泠作品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 摄

   1985年,美国艺术评论家库恩介绍新中国绘画的专著《当代中国美术史》,封面就用了陈家泠的荷花《霞光》,封底则用了陈逸飞作品,美国许多博物馆至今仍有这本书出售。陈家泠淡墨荷花的雅致风格,逐步在国际上崭露头角。海外艺术界正迫切地希望了解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中国的新创造和中国的新思想,国画艺术是镜子之一。

图说:陈家泠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 摄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从香港传来消息说陈家泠的画风在东南亚地区得到高度欣赏。欣赏的人是谁,欣赏的面有多宽,陈家泠一概不知。那时候没有网络,东南亚是个什么样都不太清楚。这一批中青年画家到香港开画展,年龄截止到50岁,陈家泠刚过49岁,他带着自己的《荷花》系列就出发了。“我想国家给了我政策,社会给了我环境,鼓励我冲在艺术队伍的最前面,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我有了迈出步子的底气。”未曾料到,香港画廊万玉堂人满为患,陈家泠的荷花、花鸟作品统统售罄,这家画廊正因为代理了陈家泠,在香港及南洋地区风头无二。

   香港的一次画展,为陈家泠带来了经济收益,1991年他买了兴国花园的侨汇房,在画家群体中先富了起来。“这是改革开放给艺术家带来的经济红利,在老一辈的画家这是不太可能的。我赶上了一个最好的时代,我要画更多的画,来歌颂党和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日子,我的笔墨要时刻映衬出这个伟大的时代。”


图说:陈家泠作品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 摄

  

好时代为我晕染背景


   改革开放,为陈家泠的水墨创作晕染出了大背景,就像要画张青绿山水,陈家泠的创作就要跟着“改革”与“开放”。那么,他自己拷问自己,在艺术上,哪些能改,哪些能开放?

   首当其冲视野要开放,西方艺术的影响是去芜存菁,这个菁华里最值得赞赏的恐怕就是创新精神。可以进入美术史的画家有个通性,最反对临摹,最厌恶趋同,要有自己的个性风格。追古、慕古是技法上的锤炼。

图说:陈家泠作画中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 摄

   吾道不孤也!这个大地回春的年代里,可以容忍画坛的后起之秀挑战前辈的艺术主张、甚至叛经离道,如今陈家泠回望当时自己冒险的选择,其实有许多人小心翼翼地呵护新水墨精神缓缓地“萌芽”。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陈家泠从材料和工具求变,尝试的第一步是在“画莲”上做了探索,不蔓不枝亭亭净植的莲在国画风格上变异,把线条、用墨、块面等用中国的民族元素表现出来,让人觉得别开生面。80年代末,陈家泠在中苏友好大厦办了一次展览,荷花图式广受欢迎,甚至超过了畅销画家的人物画。画商给了陈家泠厚厚的一沓外币兑换券,“这是一次鼓励创新的画展,我觉得身上被照射到了希望。”

图说:年轻时的陈家泠(中间) 网络图

   第一次海平线展览,陈家泠再一次借荷花之意象,在恬淡空灵的意境里吐露芬芳,这确立了中国新水墨代表人物的面目。陈家泠感叹,过去战争的苦难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我们由战争时期走过来,格外珍惜现在的和平。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和”。和,有和平、和睦、和谐、和善、和美、以和为贵等吉祥之意,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古人亦用荷花来象征美好的寓意,中国人也是推崇“荷”的文化,接天莲叶无穷碧和出淤泥而不染,都曾是对中国文人风骨的褒奖。

图说:陈家泠作品 网络图

  

艺术更名不忘创作初心


   “我经常说,一个人的命运由上天决定,冥冥之中自己并不知道。从我的经历来看,我的上天就是中国社会。共产党领导的社会,决定了我走上艺术的路。我是战争里的逃生宝,父亲去世得很早,党和国家为我推倒了一堵堵苦难的高墙,让我读了美术学院、当了美术老师、遇到了美术大师,又在国家最高的艺术殿堂里,允许我展示自由的创作。”两年前,陈家泠艺术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是至今为他所津津乐道的回忆。陈家泠以传神画笔再现祖国山川的锦绣壮丽,他以水墨表现社会,处处洋溢着人民生活的幸福与喜悦。他肩负着艺术家的职责使命,描绘时代画卷,诠释时代精神,以美术抒写新的篇章。

图说:陈家泠创作中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 摄

   读书时候的陈家泠还用着本名陈家麟,上海的艺术气氛启发了他——名字即品牌,带麟的名字众矣,泛泛之字岂不是和艺术家特立独行的信条相悖?不如换一个有辨识度的名字。想到西泠印社是杭州文人的聚集地,自己是从杭州走出来的,就换一个音同字不同的“泠”。

   泠泠之水如千古之调,“泠”就是中国水墨风度的凝练,换用了潇洒的新名字,画面的署名改了,鞭策自己要开辟新的画风与局面。“每当在一张作品后面签下大名‘泠’,我都会问问自己,我创作的初心——自己的笔墨为时代而生,讴歌国家的盛世,美的灵感就顺理成章地流淌在笔端,触动观众发自肺腑的共鸣。”(新民晚报记者 乐梦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