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人物 > 正文

小球大乾坤丨姚振绪:乒乓“活电脑”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陶邢莹     作者:陶邢莹     编辑:陆玮鑫     2019-08-02 14:24 | |

图说:姚振绪担任奥运火炬手  资料图 

  请上海“老乡”姚振绪罗列一下自己在乒乓界的头衔时,他想了又想,担任过的职务和服务过的岗位实在太多:运动员、教练员、领队、赛事经理、技术代表……既为中国队、中国乒协服务,也为国际乒联服务过,被誉为乒乓“活电脑”。“正因为我是一个乒乓球运动的爱好者、痴迷者、享用者,凡是和乒乓球运动相关的工作,不管是什么头衔、不管有没有头衔,我都喜欢。”

热爱乒乓推广传承


  12岁进入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学校打球,18岁入选国家队,运动员时期的姚振绪正初露锋芒之时,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在竞技赛场登上更高的山峰。但是他并未因此离开乒乓,退役后,他受国家体委委派担任援外教练,教的外国运动员比中国运动员多。他也从未想过当领导干部,却被中国乒协委以重任,于1985年起先后担任国乒副领队、领队。1995年,徐寅生提名姚振绪担任技术委员会主席,从此开启了他在国际乒联的职业生涯。

图说:北京奥运会期间,姚振绪担任乒乓球项目赛事经理  资料图

  2005年,姚振绪前往北京奥组委担任乒乓球项目赛事经理,在圆满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工作后,他在中国乒羽中心正式退休。然而,时至今日,他依然心系乒乓,活跃在各个大大小小的乒乓赛场,为中国乒乓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他说,最喜欢现在的这个角色——乒乓球运动的推广和历史传承者。

掀起赛场“视觉革命”


  1996年、2000年、2004年和2012年奥运会,姚振绪均担任乒乓项目技术代表,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担任乒乓项目赛事经理。1997年至2009年间的所有世乒赛上,他都担任技术代表和仲裁委员会主席。在国际乒联任职期间,姚振绪可谓是中国乒乓走向世界的见证者,这令他倍感自豪。

图说:姚振绪(左)与时任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  全体育图

  2000年,刚刚接任国际乒联主席的沙拉拉意识到要推广乒乓运动,一定要提升乒乓比赛的场地视觉效果,于是在悉尼奥运会上他提出,乒乓球项目要掀起“视觉革命”。红双喜立马响应,率先在球台上下功夫,在2000年十月份的扬州世界杯第一次推出了“彩虹球台”。“彩虹球台”甫一亮相,立刻收到了来自各方的好评。但红双喜并不满足于此,接下来继续投入精力改进球台和挡板。

  姚振绪提到了一个细节,赛事挡板上赞助商LOGO的颜色,是一种专色,这个颜色不是纯白色,而是带一点点灰色。“颜色方案就是由红双喜提出的,既不影响运动员的视觉,又在电视转播中不会反光,让观众看得很舒服。”

有红双喜在不担心


  作为技术委员会主席,姚振绪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同器材商合作,保证世乒赛和奥运会圆满成功。

  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刚开始时,内场没有活动座席,只放8张球台。等比赛进行到换成4张球台时,内场同时要增加活动坐席。红双喜的器材团队,每天通宵达旦工作。“我亲眼看着红双喜锻造出一支精锐的场地器材布置团队,他们熟悉器材的装配、熟悉比赛对场地的要求、熟悉比赛日程对场地不同的要求,并且能和主办方积极沟通,能根据运动员、裁判员的反映做出器材的调整,在最短的时间里圆满完成任务。不仅我对红双喜的工作感到满意,外国技术官员同样对他们高度赞赏。”

图说:里约奥运会,没有职务的姚振绪和竞赛经理和国际乒联奥运会主管一起合影  资料图

  还有个细节,姚振绪一定要提。2003年巴黎世乒赛上,巴黎体育馆的工人认为无法用铲车卸运红双喜“彩虹球台”,于是红双喜员工靠双手将球台扛进内场。随后,安装器材时遇到突发状况,手头又没有工具,他们便靠最简单、最原始的手工作业,连夜完成安装任务。10年后,巴黎再次举办世乒赛,一听到器材供应商还是红双喜时,法国乒协官员贝尔热雷女士夸赞道:“场地这方面工作就不需要组委会再费心了。”

中国球拍完美代言


  1982年,姚振绪第二次前往泰国担任泰国队教练,与日本蝴蝶公司老板的一番对话,至今难忘。他对姚振绪说:“尽管1981年第36届世乒赛上,中国包揽了全部七项冠军,但是在球拍的使用上,日本蝴蝶牌是冠军,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中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产品只占5%。”姚振绪听了很不是滋味。

图说:姚振绪代表国际乒联博物馆接受日本老运动员松崎君代和木村兴治赠送的签名球拍  资料图

  1985年至1994年,他回国担任国乒领队,其中一个职责是管理器材仓库。他记得很清楚,当时国产的品牌主要有上海红双喜的海绵、底板、正胶胶皮和反胶胶皮,天津的反胶胶皮以及上海“永”字长胶。“那时候还没有套胶的概念,运动员要花很长时间黏合胶皮和海绵,特别是反胶,齿粒多,为了和海绵完美黏合,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运动员,也要花上半小时。”令他欣慰的是,1999年,红双喜的套胶应运而生,随着王励勤的使用,迅速走红并走向世界。

  如今,姚振绪自豪地说:“从当初5%的市场份额,到今天红双喜器材全面走向世界,狂飚套胶成为国外好手争相使用的‘新宠’,这是个经历了艰苦和创新的过程、经历了奋斗和思考的过程。”  (新民晚报记者 陶邢莹)

>>>专题推荐:小球大乾坤

微信图片_20190531104715.jpg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