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人物 > 正文

“借鉴愈深,自创愈高”,刘一闻兰亭归来话“兰亭”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乐梦融     作者:乐梦融     编辑:沈毓烨     2021-03-29 11:26 | |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尘埃落定,上海书坛凭借“两金两入选”取得了历史最佳成绩。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刘一闻曾多次受邀担任兰亭奖评委,自身亦曾摘得第五届兰亭艺术奖(最高奖)。日前,他与记者复盘上海书法复苏这一话题时建议,书法从艺者须具三个条件:“健康的创作心态,敏锐的艺术思维,还要有宽广的学识基础。”

图说:刘一闻 受访者供图

兰亭奖是中国文联下属中国书协主办的最高规格的书法展示,也是当今书坛唯一设立金银铜奖项的书法赛事。比起往届,本次评选对作者学识储备要求更高,对候选者的作品要求也十分“严苛”。

刘一闻主评侧重篆刻,兼顾书法。他回顾,评委们的无记名投票过程激烈且胶着,每个作者须呈交3件作品(书法和篆刻),书法作品需要写自撰章句,这一点考验了作者的传统文字功底。刘一闻提到,上海报送作品不多,但获奖情况最佳,这得益于上海年轻一代书法家的不断涌现。

刘一闻说到全国评选的总体情况时表示,涌现的新力量中有一部分停泊于临摹,不少年轻人满足于周围对临摹的称赞,而拥有个人风貌的凤毛麟角,从临摹走向自创,这个过程道阻且长。刘一闻回忆,当年书坛前辈谢稚柳先生曾有总结:“借鉴愈深,自创愈高。”辩证阐述了两者关联:对古人作品参透到位,是呈现自我面貌的前提。

“在艺术上,树立‘成一家之风’无疑是创作者的最高追求。尤其青年书家要不负传统、不负韶华。”这是刘一闻的认识。“我倒是建议,广大青年作者不必频频热衷于参展,而是应静心修习技法,增添对传统文化的深层认识。愿这次亮眼的成绩单成为海派书法家和篆刻家的新起点。”(新民晚报记者 乐梦融)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