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人物 > 正文

生存毁灭亦是花开花谢,听研究莎士比亚的谈瀛洲谈他的“花样人生”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徐翌晟     编辑:吕剑波     2021-06-08 14:26 | |

在作家、翻译家谈瀛洲正在安福路233号进行的摄影展上,观者会发现一些花店里常见的花朵,竟然变得有些陌生,甚至与原本熟悉又美丽的模样有了距离感。鸢尾花、菖蒲、菊花……在谈瀛洲的镜头下,它们从深色的背景中凸现出来,被舞台追光灯一般点亮,纤毫毕现,谈瀛洲说,那是早逝的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的画给了他灵感:“你看,大花犀角密密麻麻的纹路,像不像人身上遍布的毛细血管?”

图说:大花犀角

研究莎士比亚的谈瀛洲从2005年开始用镜头记录自己家里的种的那些花卉,但在种花方面,谈瀛洲认为自己是一个唯美主义者。“我只爱那些为了开花而开花的花,而不爱那些只是为了繁殖果实的花。”确实,在他的镜头中,丝毫找不到芬芳的桃李,热闹的石榴,花朵无论盛放抑或进入了半枯萎的状态,它们的存在只是一个审美价值。

童年的谈瀛洲随支内的父母去贵州,发现了昙花短促的魅力,他说那“像是一出短暂而悲壮的生命戏剧”;少时居住在逼仄不见光的弄堂深处,又使得他爱上了牵牛花向阳的生命力。

当谈瀛洲还是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时,曾从舅公民间园艺家严规方那里收到了一盆名叫“红菩提”的花。那是一株粉红色、圆嘟嘟的多肉植物,“整株植株就像是一串微型葡萄,种在了一只粉红色的、只有酒盅大小的小瓷盆里。”

在幼时最好动的年纪里,一株可爱的植物点燃了谈瀛洲对花草的热情。从那时起,随着舅公的频繁串门,谈瀛洲便也开始了种花、养花的“花样人生”。有一年早春,舅公带来了一盆迎春老桩盆景。苍老的树桩是土黯色的,但缀满花苞的深绿色枝条却是那么生机勃勃。“这种苍老与旺盛生命力的结合,让童年的我深受震撼。迎春花谢后,谈瀛洲的舅公会特地来修剪细枝、翻土换盆并施以重肥,让树桩愈发粗壮苍劲,而第二年春天,新枝会再次萌芽、含苞待放,届时又会是春色满园。”

图说:菊花

在谈瀛洲出版的《人间花事》一书中,谈瀛洲记录下了这一细节并坦言,园艺带给了他很多关于生命的思考。“新陈代谢乃自然不易之规律,我们不但必须接受它,甚至有时必须促成它。”

长大后的谈瀛洲尽管没有从事园艺相关的工作,却在生活里一直和植物相伴。在他看来,植物很多时候是和情感记忆紧密联系的。“我写了许多自童年以来种过的植物。它们带出了许多记忆,有关于那些爱植物、教过我怎样种植物、童年时代送我植物的人的记忆,也有我对童年时代的上海、尤其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时人们的生活记忆。”

策展人孙净介绍,这次展览的每一幅作品都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它们或参考了荷兰静物画的风格,或参考了日本的古典文学作品中传达出的“物哀”之情。“谈瀛洲的作品捕捉了花的一瞬,很细节,期望展现这些花从抽芽到含苞待放到凋零的一生。”(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