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人物 > 正文

学会做人的“体面”找到自己的“大学”,王珮瑜录制“开学第一课”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     作者:朱渊     编辑:沈毓烨     2021-08-31 14:15 | |

“我以为:君子之交中的距离,是教养;纷乱嘈杂下的慎独,是体面;待人处事时的温良,是礼仪。所有这些,戏里都有。”开学在即,昨日,顶着37摄氏度的高温,京剧演员王珮瑜在无空调、半开放式的古戏楼“瑜音阁”为大学生们录制了“开学第一课”,用京剧来聊聊“礼仪和教养”,分享戏里戏外做事为人的“体面”。 

图说:王珮瑜录制“开学第一课” 官方图(下同)

打开“礼仪之窗”


“家人和朋友叫我珮瑜,学生叫我王老师,观众叫我瑜老板,还有一些人说我是个不务正业的跨界网红。而我对自己的定位,很纯粹,我就是京剧演员王珮瑜。” 这段直白明了的“自我介绍”,换成京剧式的“自报家门”,有何不同?王珮瑜抚平长衫,调整站姿,整冠、捋髯,再来一遍——(念白)“卑人王珮瑜,京剧老生是也。我这厢有礼了。”这,就是京剧里的礼仪和教养。

之所以在忙碌的月底几番调整时间来录制这“第一课”,王珮瑜坦言,如今“国潮风”盛行,看到年轻人热衷中国传统文化让人欣喜,但也经常发现他们穿着汉服或是中装仅为拍照发圈,而没有应与之配套的待人接物礼仪之风,而京剧将是打开这扇“礼仪之窗”的好方法。

“我们常说中华是礼仪之邦,何为‘礼仪’?就是礼节和仪式。时至今日,这些礼仪还很好地保留在京剧的表演当中。”王珮瑜举例:“夫妻见面要翻袖推磨,长幼之间要作揖礼让,拜访做客,主人坐小边,客人坐大边,以示对客人的尊重。”瑜老板坦言,这些礼仪并非京剧独创,而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在京剧艺术表演中得以延续。 

理解“大义”追寻


当然,礼仪不仅体现在戏里,京剧行业在戏外,也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 比如说:“戏比天大”“救场如救火”;又比如“早扮三光、晚扮三慌”;再比如,“不许翻场”,凡此种种,都是一个演员的基本教养,京剧行业很好的延续着这种职业教养。

京剧虽是脸谱化的艺术,但透过脸谱,人们看到的是角色的性格和灵魂;恰如透过表面的礼仪规矩,触摸的是根植于华夏五千年历史的教养和精神。王珮瑜说,京剧除了表演本身,还有很多值得今天的人们思考的故事。

中国的《赵氏孤儿》,在京剧历史上,就有过《八义图》《闹朝扑犬》《搜孤救孤》《赵氏孤儿》等等不同时代的不同版本。程婴和公孙杵臼,一个甘愿舍命,一个不惜舍子,只为让忠良的血脉得以延续。很多现代人不能理解“凭什么要我牺牲自己的家庭,去成全一个与我无关的家庭?”但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看,这就是一种牺牲“小我”,追寻“大义”的故事。 

找到自己的“大学”


“我有时也在想,这些年,京剧给我自己带来了什么?”年轻气盛时,王珮瑜也曾以钻研好余叔岩的“十八张半唱片”作为唯一的荣耀,坚信:“艺术不需要解释,只需要呈现。”可当大幕拉开,面对台下一片白发苍苍,她才发现普及京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找到京剧和年轻人契合的点,让后来人发现京剧之美,是她始终在努力的。

《礼记》上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王珮瑜说:“京剧教我明理崇德,教我弃恶扬善,让我做一个更有教养更完善的人。人生的不圆满,要在戏里求。”在她看来,戏曲给予台上的从业者和台下的欣赏者同样的启示,除了知识和教养,也有温暖和慰藉。她感慨:“京剧就是我的大学。我相信,每个人都有他的‘大学’,希望你们也能找到。”

9月4日,王珮瑜录制的这档对话节目,将作为“人生开学季”重要一课在百度APP播放。(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