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挺进深海大洋,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孙佳音     作者:孙佳音     编辑:金晶     2018-08-15 15:38 | |

1.jpg

图说:三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 官方图

  西太平洋,是中国从近海走向大洋的必经之地。一群群年轻的中国科学家,乘风破浪来到这里。在这片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海域,他们探索洋流的秘密,证实关于深海的猜想。今天21:10江苏卫视《美好时代》就有三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给我们带来了远洋科考的故事。一位是中科院第一位远洋科考的女首席科学家周慧博士,另一位是张林林博士,第三位是汪嘉宁博士。

2.jpg

图说:中科院第一位远洋科考的女首席科学家周慧博士 官方图

  2010年潜标布放首获成功,省下每一口个人洗漱用水

  西太平洋海域,是我国出海口的门户,深海洋流温度高、蒸汽大,对我国的气候影响非常大。研究西太平洋,对我国气象灾害预报有非常实际的意义,并且对于海底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预防灾难、减少损失都有重要帮助。

  2010年我们国家发起了“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国际合作计划,共有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德国等8个国家的19个研究院所参与。它围绕西北太平洋西边界流及其与邻近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在暖池维持和变异中的作用,以及区域海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等主题开展研究。

  张林林被派去了这一次远洋科考,他负责的是布放第一批潜标观测系统。由于西太平洋海底地形复杂,张林林和他的团队,只能如同侦察兵那样一点点扫地形。张林林说:实际设计和操作过程是非常复杂的,深海大洋中,海面风浪千变万化显而易见,而看不见的还有海底地形沟壑纵横、海洋内部激流暗涌,所以设计、布放潜标并保证其能长时间安全运行,需要耗费巨大心力。而海上恶劣的自然条件与简陋的工作生活条件,也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困难。

3.jpg

图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张林林博士 官方图

  当时的“科学一号”科考船没有海水淡化系统,船上的淡水十分宝贵,首先要保证的是基本饮水需要,个人洗漱极尽节省。热带西太平洋上气温平均37摄氏度左右、甲板温度高达50摄氏度以上,队员们每天在甲板上工作,烈日炎炎下转眼就汗流浃背了,回去休息时也无法痛快地洗个澡、换套衣服。但潜标布放这关键的最后实施怎能就此松懈,队员们互相支持与鼓励着克服困难,在风浪的挑战下坚持完成了既定的任务与工作。

  2013年潜标效率更进一步,海上还能打篮球

  2013年,“科学号”考察船正式投入使用。“科学号”考察船专为远洋科考设计的,船体更宽,可以前后左右各种方向行驶,而且还可以随时定住位置,距离调整精确到毫米。以前投放一套潜标要8个小时,现在只要3个小时,并且可晚上投放以避免热带地区强烈的日晒。以前只能在设备前看的数据,现在可以实时在大屏同步收看。

4.jpg

图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汪嘉宁博士 官方图

  生活上,“科学号”实现了海水淡化,船员可以每天洗澡并且上网。张林林说“科考船上最棒的是有一个篮球场。我们没事了就打篮球,比赛通常以球掉进海里作为结束。所以每次出海我们都要带好多篮球。”

  随着设备和生活的进步,科考任务变得更加细致。汪嘉宁介绍说:“2014年我们开始大规模投放潜标设备。2015年,我们一个航次就回收了15套深海潜标,新布放13套深海潜标,工作效率提高太多了。而且潜标设计更复杂,每套潜标上的仪器设备数目由原来的几套升级为十几套,取得了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

  2016年实现数据实时传输,保卫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

  在数字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习惯并享受实时性和准确性带来的便利,但在深海大洋研究上,要想获得海洋内部最新最准确的数据却并非易事,甚至被视为世界性的难题。深海潜标最上面一个浮体距离海平面还有四五百米,这些数据很难穿透海水传输到陆地上。如何实现潜标数据实时传输,并设置好其工作程序,降低功耗实现长时间稳定工作是深海数据实时传输的难点。

5.jpg

图说:我国首次成功回收5000米深海压力逆式回声仪  官方图

  包括节目中三位主人公在内的我国科学家团队一步一步地向他们的目标扎实迈进,热带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成功构建并升级,在世界海洋科考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周慧说:“我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了一个美好的时代,希望能用我们的知识和努力,让国家从海洋中获取更多的资源,同时保卫好我们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领土。”

  三位科学家对我国的海洋科考事业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我们也不能漏掉另外那些在“科学号”上,在别的科考船上、在陆地上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正因为有了他们,才让我国海洋探测和深海科学研究能力不断提升,才让我国对海洋环境和气候预报能力的提高不断加速,为保障国家的海洋环境安全提供了巨大的科学支撑。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孙佳音)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