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从手札,看画家作家的世俗与跨时代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徐翌晟     作者:徐翌晟     编辑:吴旭颖     2018-08-17 15:42 | |

  一早的大风大雨并没有浇灭读者对于知识的热情。今天(17日),上海图书馆举办的《名人手札里的时代》讲座依然吸引了满堂读者前来听讲。作为上海之夏·名家新作讲座之一,《名人手札里的时代》由书法家、文艺评论家张瑞田新作《百札馆三记》讲起。该书是张瑞田近年所写有关傅雷的专栏随笔以及读信札记的结集,内容大多围绕傅雷以及他的朋友圈的文人手迹而展开。

图说:《名人手札里的时代》讲座在上海图书馆举办 官方图

  手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用毛笔写成。毛笔书写是古人常态化的书写方式,手札又被称为尺牍、书简,中国的手札讲究形式,遵守儒家的礼仪,在文辞中有很多的考究。前不久,上海图书馆举办的“龙榆生藏现当代文化名人手札巡展”就让人们看到了文人学士们印在信笺上的生命履历。但是,在现代通讯十分发达的当下,书法的使用性,特别是书信的使用性日渐被电话、微信、QQ等便捷的联络方式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手札还有没有生存空间?手札文化能否挽回?这也是当代学者特别关注的问题。

  手札的书写者多文辞典雅书法遒劲,手札就形成了新的审美价值。张瑞田因为喜欢写文章就去读手札中的文辞,才发现其中有很生动的生活细节。魏晋时期的二王通过他们手札中生活化的叙述变得亲切了起来,张瑞田以王献之的《鸭头丸帖》为例,该帖讲的就是朋友送王献之鸭头丸,吃了以后效果很好,他告诉朋友“鸭头丸我吃了,以后有机会见面谈一谈”。在这些手札文辞的细节中,以前看上去离我们很远的书法圣人,好像就在我们身边,虽然隔了漫长的岁月,但他们与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情感是一致的,都是凡夫俗子。

图说:张瑞田新作《百札馆三记》 官方图

  张瑞田从傅雷与黄宾虹之间的百余封手札谈起。信札中可以发现,1943年,傅雷为黄宾虹策划了一个画展,堪称中国艺术史的一次经典合作。“傅雷非常懂画,对黄宾虹的画有从骨子里的喜爱。傅雷自己买了很多明清的作品,也买了很多假画,有一次他买了明代一个画家的作品,给黄宾虹看,黄宾虹没有回复他,这幅画有可能就是假画。”黄宾虹那时候在北平,他把画好的画写好的字寄给上海的傅雷,傅雷一一登记整理、装裱,有时在寄画的时候还会送傅雷几张小品。傅雷也经常把钱寄回给黄宾虹,觉得要花钱买黄宾虹的画。那时候黄宾虹在北京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他住在北京西南角的一间四合院里写字画画,他知道上海朋友为他举办这次展览是一次机会,是一次可能再次把他推到第一线的机会。

  这时候张大千的画在上海可以卖到500万,黄宾虹的画只能卖20万,差距非常之大。黄宾虹认为这次展览以后他的画作应该在上海会有一个新的面目,所以他在配合傅雷搞这次展的时候,也保持着跟傅雷世俗层面的交往。

  傅雷是中国古玺印的收藏大家,他收藏了一千多枚秦玺汉印,但有一次被盗走了几百方,他痛心不已。黄宾虹收藏的一方汉印,就叫傅雷,跟傅雷的名字是一样的,得知傅雷被盗,他就把这个印送给了傅雷,傅雷就写信说“这个汉印很珍贵,你就保留吧,不要给我了。”黄宾虹还是寄给了他,但此印后来也不知所踪。

  傅雷比黄宾虹年少45岁,是三代人之差。张瑞田补充,两人往来的信中,可以看见傅雷当时所思考的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沟通,中国传统艺术如何创新,当代绘画语言的弱点等问题,这些也是现在学人们所争论的焦点,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