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观淮剧《浦东人家》忆时代变迁,浦东人在这部戏里找到了熟悉的味道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赵玥     作者:赵玥     编辑:江妍     2019-04-21 13:41 | |

图说:《浦东人家》剧照 主办方供图

  小舞台、大画卷,小家庭、大社会,淮剧《浦东人家》以柳玉珍一家的故事展示着上海浦东开发开放29年的成果,感动了无数观众。自去年首演以来,《浦东人家》已经演出了二十余场,其中过半数是在浦东地区上演,昨天,《浦东人家》走进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惠南分中心,为近期的“回娘家”演出暂时画上一个句号。

大家日子越过越好


  剧中出现的外滩情人墙、广场舞、年代金曲、双卡录音机和喇叭裤一下子把观众带入了回忆里的情景。从小爱好文艺的惠南人刘美芳看到这些激动万分,令她回忆起读书时代。如今她已经退休,还依然在浦东新区圆梦艺术团参加活动丰富退休生活。她感慨,现在的浦东人已经不是当年的浦东人了,当年最时髦抢手的商品还要跑到浦西才能买到,现在家门口什么都有,大家日子越过越好,身价也完全不一样了。

图说:《浦东人家》剧照 主办方供图

  "我想要个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家",淮剧《浦东人家》里女主人公玉珍的一句话,让67岁的王爱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当年,她也和玉珍有相似的经历,一开始来到浦东人生地不熟,但是有家便有希望和未来,王爱玉一家人兢兢业业,和剧中小夫妻一样白手起家,现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她感动地说:“几十年间,上海从1条地铁都没有到现在有近20条轨道交通,这是多大的创举啊!感触、感恩、感念,在这部剧里我都找到了......”

刻画时代精神风貌


  随着《浦东人家》数十场演出的口碑发酵,越来越多的青年观众也走进了剧场。刚到而立之年的王齐峰就是在朋友圈看到朋友推荐买票进剧场的,这是他第一次看淮剧,看完以后,莫名有种亲切感。虽然他不住在浦东,这部戏却让他想起很多小时候的事情。那时舅舅家有一台从日本买回来的录音机,萦绕在他耳畔的都是当年的流行歌曲,舅舅成了街坊里的大红人,邻居们都爱去他家做客。他尤其津津乐道的是讨债的人上门时所有邻居过来帮忙的桥段,“记得那时弄堂里有家人被追债,很多邻居都出来了,和剧里一样,手持锅铲的、拿着报纸、抹布、菜篮、黄瓜的邻居都出来了,气势绝对有得一拼。”

图说:《浦东人家》剧照 主办方供图

  《浦东人家》的题材来源于最普通不过的上海人家,却使得每一位生活在上海这片热土上的人感叹日新月异、惊讶于改革开放的巨大力量。主创团队将自己的时代体验和苏北情感聚焦在平凡人的身上,刻画了新时代下人民群众的“现代精神”,以小见大,概括出了改革开放全景下民众的整体精神风貌。5月下旬,《浦东人家》还将赴江苏、安徽等地进行巡演,进一步打磨提升。(新民晚报记者 赵玥)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