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丝竹袅袅映江南,24家上海市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获授牌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     作者:朱渊     编辑:李元春     2021-01-19 16:53 | |

  “一阕清词,诉一处山水静谧;一枝新绿,弹一曲江南丝竹的绝唱。”昨日下午,上海市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创评工作总结大会暨优秀团队展演在沪举行。上海江南丝竹乐团、三林江南丝竹乐队、松江中山万谷江南丝竹乐队、上海城隍庙道乐团、新时代小学等优秀乐团受邀进行了演出。会上向集中创评并实地验收的24家上海市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2021-2023年)进行了授牌仪式。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三林镇三级传承基地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发言致辞。

图说:巡演活动现场 官方图 下同


恢复丝竹生态环境

  无论是旋律优美、曲风活泼,常用于民间喜庆场合的传统名曲《欢乐歌》;蕴含了江南丝竹及地方戏剧音乐元素,细腻柔和、温婉清雅的《玉芙蓉》;带你领略春到江南的秀丽景象的现当代名曲《春晖曲》;还是充满欢乐的少儿鼓乐《欢庆》;江南丝竹作为源于江浙一带曾在上海盛行的民族民间音乐,承载着一地的乡愁记忆,以其独特的音乐触角抵达内心深处柔软的领域,唤起人们对江南传统文化的热爱。

  江南丝竹至少在清代1860年前就已在民间流行。近百年来,丝竹音乐孕育了大批民族音乐人才。1958年这种演奏形式被定名为“江南丝竹”。可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都市的发展让江南丝竹原本在民间生存的环境逐渐消失,乐团也逐渐减少,原来的民间乐手们逐渐老去,他们散落在民间,有时三三两两聚在公园吹拉弹唱。原本赖以为生的手艺变成了亟待保护的文化遗产,从“手艺人”到“守艺人”,需要传承人群的情怀与奉献,却不能仅靠他们的情怀。

  2014年,首批上海市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创建工作开始,于2017年评选出22家基地。更多老丝竹乐手们重新聚拢在社区,江南丝竹演奏者的即兴创作,是此乐种的生命力所在。演奏者们的“加花”“各显神通”,很多精彩片段也是互相交流切磋之下的“灵光”闪现。

  根据普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市已有基层江南丝竹团队96家,且数量仍在上升,传承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为响应国家文旅部“非遗在社区”工作部署,根据《上海市江南丝竹项目保护传承基地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19年12月启动了第二批上海市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2021-2023年)认定工作,进一步恢复江南丝竹基层传承环境,促进江南丝竹在本市的发展与弘扬。

  2020年10月至12月,通过集中初评和实地验收的方式,全市申报基地的单位进行了统一验收考评。根据申报单位的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工作开展实效和江南丝竹团队建设情况,在首批基地的工作基础上,本次考核验收工作共评选出浦东三林镇、徐汇区湖南街道上海国乐研究会、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宝山区大场镇、松江区中山街道、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上海城隍庙等上海市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2021-2023年)24家。


基地传承动态保护

   “基地建设之后,他们有了专门的排练场所和排练时间。”被评定为第一及第二批传承基地的三林文化活动中心主任许林涛介绍,中心特邀琵琶专长的陈宝华作为江南丝竹传承的负责人,还设置了专业志愿者参与管理工作,为乐手们配备相应设备,邀请民管会专家、上海音乐学院老师来指导,专业力量的介入,江南丝竹的整体演奏水平也提升了不少,从无谱到有谱,改变、拓宽了江南丝竹的传承方式。

  从一支镇级团队到两支镇级团队,中心以此为基础培养一批优秀辅导老师,进学校、进社区辅导培训,将江南丝竹向社区、学校推,产生裂变反应,如今三林镇已有两支镇级、三支社区、四支中小学团队,280余名队员在传承江南丝竹。

  三林作为一个重视民俗生态保护的古镇,每年的民俗文化节,中秋端午等各种节庆活动,也会将这些艺人请出来,带上彩头进行行街表演,还原原汁原味的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江南丝竹。在三林,江南丝竹周周有训练、月月有展示、年年有盛会。“在基层,只有基层政府予以重视,相关机构予以支持,社会广泛关注,江南丝竹班社才能更有活力。” 这项民间非遗才能逐步在新时代新环境中恢复江南丝竹生态环境。

  在首批基地(2017-2020年)的带动下,各基地注重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工作。多年来组织策划海内外江南丝竹邀请赛、松江“中山杯”上海市江南丝竹邀请赛、浦东“周浦杯”长三角江南丝竹邀请展演、崇明新河“富盛杯”长三角江南丝竹行街表演与民乐展演邀请赛等赛事交流活动。完成了上海市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的社区巡演工作,编撰出版了《江南丝竹通识》教材、举办各类丝竹活动五百余场。

  与此同时,还进行了江南丝竹示范表演专题拍摄、完成国家级传承人陆春龄、周皓的口述历史音频、视频采录工作和孙文妍、陆德华等市级传承人与老艺人的补充采访及乐团排练采录工作。市群艺馆还牵头组建了一支年轻专业的上海江南丝竹乐团,为江南丝竹注入新鲜的血液。他们成为唯一一支受邀参与第三届“进博会”平行会场内举行的会间音乐会的演出团队,在各国参展人员面前展示我们的中华国风江南风韵。


完善棋盘式保护体系

  为推进江南丝竹在青少年中的传承,市群艺馆于2016年组建起上海市中小学校江南丝竹联盟。2017年,市群艺馆委托陆行中学南校共同编撰出版了《江南丝竹通识》教材。2019年,委托徐汇中学将此联盟升级为长三角中小学校江南丝竹联盟,积极推动江南丝竹“进校园”工作。至今共26所学校加入联盟。

  新时代小学就是三林江南丝竹传承基地进学校结出的硕果。昨日的展演中,新时代小学江南丝竹乐团作为新生代力量参与其中,让人看到江南丝竹源源不断的传承创新的活力。校长管建平介绍:“新时代小学的民乐团已成立五年了。江南丝竹融于生活中的社交功能体现在了孩子们身上,而身着传统服饰让孩子们的行动慢了下了,更让他们能细细体会丝竹音韵中的江南秀美婉约。”

  通过本次基地创评工作,各基地团队都在有意识地努力创新,积极推新人、出新作。松江中山基地的万谷江南丝竹社从只有1位年轻人,发展至年轻人占比40%。中山基地张晓洁主任告诉记者,江南丝竹项目在基地建设之前比较落寞的,知道的人不多,也没什么群众基础。通过基地建设,街道对软硬件都进行了投入,基地找到了一些戏曲爱好者和演奏者,让他们成为领头人,通过口口相传,吸引了更多的爱好者以及专业人士的参与。

  江南丝竹项目也成为街道文化五进的保留项目。去年在松江“云间粮仓”举办非遗宣传周。基地通过老带新,老师带学生的方式进行展示,还增加了表演形式,让亲子家庭一起参与进来。他们还与江苏太仓的江南丝竹基地结对,计划在2021年建党100周年之际,推出专题音乐会。在专家的指导和帮助,接下来将着手对手工谱进行整理。

  据市群艺馆馆长吴鹏宏介绍,基地计划每年举办一次全市性比赛或展演活动,二年举办一次长三角比赛或展演,并举办相应的各层级研讨会,筹备出版包括视频和曲谱的《江南丝竹研修课程》一书,供江南丝竹的学习与推广,还将组织全市性第二套新作品的征集与出版。积极开展、参与各种海内外江南丝竹演出活动。计划联手各区非遗中心和相关单位以及24家江南丝竹保护传承基地,用合作推进工作项目的形式,在本市基层社区和中小学校开展江南丝竹项目传习普及活动,全面推进江南丝竹进校园的工作。

  (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