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体社会 > 正文

百年红色 艺路前行|在这里,电波永不消逝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吴旭颖     作者:吴旭颖     编辑:江妍     2021-01-21 13:19 | |

A15B20210121C_副本_副本.jpg

  黄渡路107弄门口,挂着一块陈云同志题写的牌匾,上书六个烫金大字“李白烈士故居”。走进弄堂,道旁居民楼的红色砖墙从郁郁葱葱的绿树间透出,一派生机,其中的15号楼,便是“永不消逝的电波”故事诞生的地方。即便正在修缮,也零星有一两个游客,透过脚手架的缝隙向内望上几眼。南京来的夏茜婷举起手机,拍了一张故居的外景,有些遗憾地说:“去年国庆,我在南京看了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巡演。就想着一定要来上海看看这里,没想到这次寒假过来没有开放,明年有机会,我再来一次。”

郭新洋 摄 (4)_副本_副本.jpg

图说:李白烈士故居纪念馆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李白烈士故居纪念馆名誉馆长吴德胜介绍,今年5月7日,李白烈士牺牲72周年纪念日,纪念馆将重新开放,此次修缮“修旧如旧”,尽量还原李白烈士生活的场景。另外,热心市民鞠隆捐赠的一台李白烈士同时期的八路军电台也将作为“镇馆之宝”亮相。


寻找李白故居


  这条弄堂里除了李白故居这栋小楼,别的楼仍旧住满了人家。吴德胜回忆起38年前第一次找到“李白故居”时,很有“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微信图片_20210121104056_副本_副本.jpg

图说:如今的弄堂依然充满生活气息 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 摄

  “我是看着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长大的!”从小,孙道临饰演的烈士李侠就是吴德胜的榜样,后来更成为他入伍参军的动力。退伍后,吴德胜来到虹口区工作,听说有找寻李侠原型李白烈士故居的项目,他二话不说便自告奋勇接过了任务。先到派出所查找,后又挨家挨户询问,吴德胜终于找到了李白的遗孀裘慧英。“那天我刚进门,她正在桌边坐着织毛衣。我问她,你是李白烈士的妻子吗?她激动坏了,立马放下毛衣从抽屉里翻出一个红布包来……”那个红布包里包的是李白牺牲前写给裘慧英的最后一封信,落款是他的最后一个化名“静安”。

李白在狱中给裘慧英写的最后一封信_副本.jpg

图说:李白牺牲前写给裘慧英的最后一封信

  第二天,裘慧英便领着他找到了李白最后居住、被捕的地方,就是今天的黄渡路107弄15号。回去后,他便找来一块木牌,请人写上“李白烈士故居”几个字,挂在了门口。后来,木牌换成了铜牌,再后来,又得到了陈云同志的题字,李白烈士故居纪念馆一步步建立了起来。


唤醒红色记忆


  走进故居,1楼和2楼为纪念馆展厅,陈列着李白亲手绘制的发报机线路图、修理发报机用的工具、他被捕前穿的白色长衫、曾经戴过的眼镜和写给家人的书信等。此外,展厅内还利用微缩模型展现了李白被捕、受刑的情景,让观众直观感受到革命者面临的危险。

downLoad-20210121111652_副本.jpg

图说:家具、物品的陈列方式和李白在世时一模一样

  3楼,就是李、裘二人曾经一同生活的地方。这里的衣柜、沙发、铁床等等一众家具,还有装发报机的皮箱、竹篓,都是裘慧英搬家后一直珍藏,后来又从她的住所原封不动搬来捐赠给纪念馆的。家具、物品的陈列方式也按照她的描述,和李白在世时一模一样。

  阁楼上,李白发报的位置,挂着一盏不起眼的小灯泡。吴德胜介绍:“李白的发报技术极好。为了不引起敌人注意,他只用7瓦的电,就能将情报清晰、准确地发送到千里之外的延安。这样一盏小灯泡,就是他夜晚发报时的全部照明。”实际上,馆内的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着类似的故事。这些珍贵的遗物,拼凑出一个鲜活的、坚持在隐蔽战线上奋斗的革命烈士形象,讲述了李白的成长和斗争经历。红色的记忆,历经艰难,终究被唤醒、留住。 

微信图片_20210121100125_副本.jpg

图说:纪念馆内的展品


铭记革命精神


  纪念馆建成以后,这里成为了许多影视、艺术作品的孵化地。从电影《密战》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馆长何瑛透露,“像剧组、剧团的采风,我们一年要接待好多次。”

  令何瑛印象很深刻的是上海歌舞团为舞剧创作进行的采风。舞团第一次来时,尚未确定主题,他们只说要为建党百年创作一部红色舞剧,此前已经跑遍了中共一大会址、毛泽东故居、宋庆龄陵园等几乎所有的上海红色遗址,李白故居也是这次采风的其中一站。但听完李白紧张又感人的故事,隔了几个月,团长陈飞华便带来了更多人,并告诉何瑛:“我们要创作的就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电波2-郭新洋_副本_副本.jpg

图说: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给上海歌舞团演员们讲解、指导的,还是吴德胜,但刚开始他对舞剧也保持着怀疑的态度:“隐蔽战线惊心动魄,但表面上地下工作者越像普通人越好。很多影视剧注重动作戏、视觉效果,这本来就不适合来表现隐蔽战线工作者,而舞蹈更是没有语言,单靠夸张的肢体来表达,怎么能演好呢?”

  吴德胜给舞剧的创作提供了许多生动素材,比如裘慧英织毛衣非常熟练,几乎不用眼睛看,她每次进门还会拿起门口的小扫帚,假装扫地实际上是回头看看身后有没有跟着“尾巴”,这个习惯以后依旧改不掉。这些细节,都是吴德胜在与裘慧英“忘年交”的相处间观察到的,后来也成为了舞剧主演朱洁静着重练习的舞蹈动作。演出合排、首演、巡演,吴德胜看了不知道多少场,每次都深深震撼。

舞剧电波2.gif

图说:舞剧还原了很多细节

  何瑛说,随着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全国持续火爆,前来李白烈士故居参观的人数也同比上涨了38%。(本报记者 吴旭颖)


记者手记|剪报里的故事


  这次接受采访时,吴德胜带来了一本厚厚的资料册,他将近年来与李白烈士相关的报道做成了剪报精心收藏。

微信截图_20210121093910_副本_副本.png

图说:1987年5月6日《新民晚报》头版

  1987年5月7日,在李白烈士牺牲38周年之际,李白烈士故居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本报记者是见证者,吴德胜也是从那时与本报结下不解之缘,后来成为了通讯员。1992年,裘慧英去世,吴德胜与记者合作,在本报头版刊登了《绚丽的“谢幕”——李白烈士夫人裘慧英生命的最后时刻》;2014年10月12日和2017年5月28日,他又分别在“夜光杯”栏目发表了《寻找“李白烈士故居”》《我和“李侠”一家的三代缘》,细致讲述了建成李白故居的过程,以及从裘慧英、李白烈士的儿子李恒胜以及孙子身上听来的故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从创排到拿下文华大奖再到全国巡演,本报也做了台前幕后多角度的跟踪报道。

微信截图_20210121112311_副本.png

图说:《新民晚报》夜光杯版面

  这一张张剪报中记载的故事,从“修旧如旧”的李白故居,到源源不断的艺术创作,无不流淌着革命的血液,又染上了时代的气息,见证了隐蔽战线工作者的革命故事在年轻一代的心中再度鲜活、薪火相传。(吴旭颖)


>>>相关专题:百年红色 艺路前行

微信图片_20210121122052_副本.jpg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